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妇人急急忙忙来到金光闪耀的地方。她认出来了,那是一只闪着金光的凤凰。那只凤凰的羽翅断了,嘴里流着血,眼睛仍然亮光闪闪。她给凤凰寻来了松子,捧来了山泉,让凤凰救了饥,解了渴。并讲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

那只凤凰开口说话了,告诉妇人说:“我从遥远的地方飞来,在路上看到你丈夫了。他在很远很远的淮河边上,周身的热血快被战火烤干了。我知道你寻夫心切。你坐在我的背上,我驮着你,顺着淮河,去寻找你的丈夫。”

那妇人伏到凤凰的背上,那只凤凰望着东方的曙光,长啸一声,扶摇直上,在洒满阳光的彩云间飞翔。

那妇人感到自己的身子轻飘飘的,像浮在空中的一缕青烟,一丝白云。风在耳旁呼啸,云在身边疾退,山在身下后移。她看到丈夫了。她的丈夫毅然健壮,时不时回过头向她招手,向她微笑。丈夫戎装打扮,满身披挂的盔甲,放着金光,直耀她的眼睛。追上去,追上去,紧紧地抱住丈夫,再也不能让他离开一步。

那妇人骑着凤凰,不知道飞了多长时间,飞了多远的路程,眼看就要追上丈夫了,一伸手就能拉住他。“等等我,我是你妻子,我找你来了!”她呼喊着,伸出双手,要扯住丈夫的衣袖。那人扭过脸时,她吓坏了。那个满脸血污的人,不是她的丈夫。

那妇人骑着凤凰,在长达千里的淮河上空来往飞翔,不知来来回回往返了多少次,忘记了日出与日落。她看到丈夫了,追上丈夫了。“等等我,我是你妻子,我找你来了!”她呼喊着,伸出双臂,要拦腰抱住丈夫。那人不见了,出现在视野中的,却是一堆白骨。

那妇人骑着凤凰,满腹的希望,成了充饥的食粮。她忘记了饥饿,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找到丈夫。潮起潮落,霞染霞退,眼前的大山,是丈夫的身影,山上的大树,是丈夫的魂魄。出现了,又消失,再出现,再消失,总也赶不上,抓不到。

那凤凰累得精疲力尽,慢慢往下落,落到地上不动了,眼里的金光渐渐消退。凤凰大睁着眼睛没了声息,头颅还高高地昂着,继续寻找早已变成龙虾的丈夫。

那妇人急得嗓子眼儿里掏下手,猛然间从凤凰背上直起身子,极力向远方眺望。丈夫就是死了,她也要找到丈夫的灵魂。

那妇人一直坐在凤凰的背上。她感觉到,凤凰又腾空飞起来了,越飞越高,一直把她驮到很高很高的空中。不知经过多少个年月,筋疲力尽的凤凰变成了一座大山,永远永远耸立在淮河源头,极力寻找自己的丈夫。望眼欲穿的妇人变成了一块巨石,永远永远站立在崖顶上,极目眺望自己的丈夫。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双槐村的人们就把这座大山称作凤凰岭,把东山坡的悬崖峭壁称作望夫崖,把西山根通向顶峰的山坡称作落凤坡。

听了常思根的话,应秋珍往西北角看了看。那座凤凰岭,就在老龙窝的西边,自西向东,一路斜坡缓缓上升,在老龙窝面前,形成一个陡峭的山崖,像一个挺立着悲鸣的凤头。陡峭的山崖顶上,有一块突起的岩石,像一个立在崖顶的人,目光越过老龙窝的上空,望着很远很远的地方。凤凰的羽尾,向西边斜摊着,形成一道起伏不平缓缓而下的山脊。

常思根讲得很投入,应秋珍听得很动情。她被洪泽湖龙王的精神所感动,被化作凤凰的东海龙女的情感所感动,被那个盼夫寻夫的妇人的真诚所感动。她站在骆驼岭上,默默地看着凤凰岭,深有感触地说:“想不到双槐村,是一个龙凤聚集的地方。好地势,好景致,好风水,孙悟空居住的花果山,也难比得上。可是,这里面又蕴藏着令人多么辛酸的故事。”

常思根说:“要不是玉皇大帝作梗,坏了这里的风水,双槐村简直就是人间仙境。你看,那平地崛起的山崖,就是望夫崖。崖顶上那块突起的石头,就是凤凰的嘴,又像一个人站在那里。村里人都说,那上面是一个妇人。她站在崖顶上,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年岁岁,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应秋珍目不转睛地看着凤凰岭,思绪完全沉浸在望夫崖凄美的故事中,好长时间没有说一句话。

“你咋了?听了望夫崖的故事,心里不好受?”常思根扭转身,看着应秋珍,有些懊悔地说:“早知你心里不快活,我就不讲了。”

应秋珍回过头,看着常思根,说:“不,这故事太神奇了,太凄美了,我喜欢听。”

“在咱双槐村,这样神奇凄美的故事还多着呢。只要你喜欢听,我会给你讲很多很多。走吧,咱去北边飞龙山上看看。吃罢午饭,我再领你去凤凰岭。登上望夫崖,你会看到咱村周围所有的景致。”

应秋珍跟着常思根,沿着老龙窝的田埂,穿过风吹稻浪涌的水田,向飞龙山下走去。

在老龙窝稻田里除稗草的人,热情洋溢地争相和常思根打招呼。常思根也热情地和他们搭话。

刚刚来到飞龙山下,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从一所茅屋里走出来,笑嘻嘻地迎上来说:“常大少爷,你昨天刚一回来,就给俺送来那么多好吃的。我这个没事忙,整天不知瞎忙些啥,也没去找恁妈说话。”

常思根连忙走到妇人跟前,说:“大婶子,我早说过,乡里乡亲的,别总是少爷少爷的叫。我是后辈人,直接喊我的名字就是了。”

“好,好!往后就喊你的名字。”那妇人又看着应秋珍说:“这就是大侄儿媳妇?看,长得多俊俏,真是城里长大的姑娘,青菜一般,水灵灵的。”

应秋珍脸一红,说:“大婶儿,看你。”

常思根向应秋珍介绍说:“这是清玲的妈,姓张,我们都叫她张大婶儿。”

应秋珍向张大婶儿鞠了一躬,“张大婶儿好!”

“好,好!咱都好。恁爹妈也好吧?”

“俺爸妈都好。”

“孩子啊,既然回来了,就别急着走,好好转转看看。”张大婶儿说着,拉住常思根的手,亲亲热热地说,“走,到家里坐。昨天你来,凳子没暖热,你就走了。咱娘儿俩还没顾上说话呢,”

“不了,大婶儿。我们到飞龙山上看看。等得空儿了,再来看望你,咱好好说说话。”常思根推辞说。

“那好,那好。我不拦恁,恁上山去吧。得空儿了,一定来。啊!”

“你放心,大婶儿,得空儿了我一定来。”

告别了张大婶儿,常思根领着应秋珍,顺着一条曲曲弯弯的羊肠小道,向山上走去。

来到半山腰,应秋珍看到满山坡的青松翠柏,心里有说不出的清爽感。身边的灌木,把山坡打扮得葱茏翠绿。青草丛中,星星点点地开着些山花。黄的白的花蕊,点缀在青草丛中,好像青草睡醒后张开的眼睛。山坡上的松树、柏树、槐树、柘树,橡树,枝套着枝,叶连着叶,好似不同肤色的人簇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个雄伟壮观的方队。山风从耳边吹过,吹走了夏末的燥热,吹来了秋初的凉爽。脚下青草的气息,随着山风的吹拂,踏着优美的旋律,旋进应秋珍的肺腑,叩击着她的心脾。

越过老龙窝那片稻田,骆驼岭的全貌尽收眼底。刚才站在骆驼岭的山坡上,可没有现在看得完整。

名字起得名副其实。那座山岭,真像是一匹骆驼在负重前行,从西北直漫东南。这匹骆驼长途跋涉,好像走累了,来到河边饮水,亲吻着河边那片肥沃的土地。斜斜的山脊上,有两个尖尖的山峰,远远看去,倒像骆驼背上的驼峰。潺潺流淌的河水,在阳光的辉映下,扬起欢腾的波浪,为亲吻它的骆驼载歌载舞。

应秋珍想像,有一位勤勤苦苦的领驼人,拉着这匹骆驼,从遥远的荒漠里跋涉而来,给双槐村的人们驮来了满山满洼的富饶与美丽。是双槐村的人太好客了,留下了这匹负重前行的骆驼。也可能是骆驼被这里的风景所迷恋,被村里人们的真诚所感动,伏在这里不走了,把脊背上所有的玛瑙翡翠都卸到老龙窝里,让村里人世世代代欣赏与享用。那些玛瑙翡翠,是从遥远的荒漠中淘出来的,是从遥远的大山里掘出来的,也是大自然赏给淮河源头人们的恩赐。

应秋珍转身往东看,远远近近无数座大山,显现出鬼施神设的雄壮之美。在应秋珍心里,大自然就是一个技艺精湛的雕塑家,在大地的肌肤上雕出了一道道山梁,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刻出了一条条河流,曲曲弯弯,源远流长。山梁上,深绿浅绿全是树,山洼里,深绿浅绿全是禾。大自然这位技艺娴熟的画师,在大山里泼墨作画,把这里的崇山峻岭,绘制成了赏心悦目令人陶醉的风景画。

“多么美的山水风景啊!”应秋珍被绮丽的景色所吸引,不由得脱口而出。

“再等二三十天,漫山遍野一片金黄。你站在这里再看吧,满眼都是黄灿灿的金子。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你再来,那美丽的春景,多么高明的山水画家也描绘不出来。那时候,这里的山山水水,标标准准是花枝招展的俏姑娘呢。”

流连忘返之中,时间也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太阳已经爬上飞龙山的顶峰。阳光从树叶间透射下来,给满山坡印上了斑驳陆离的图案。快到回家做饭的时候了,应秋珍感到有点儿热。常思根领着应秋珍,从飞龙山上走下来,顺着山下的石板路,来到通往村中的道路上。他们的东边是田,西边是山。在水田的衬托下,凤凰岭显得更加高大、峭拔、雄伟。山根下,顺着大路的方向,零星地住着一些农户。不断地有人和他们打招呼。山里人特有的热情,在应秋珍心里漾起了一层又一层情感的涟漪。

来到十字街口,应秋珍站在街东边的大槐树前,出神地审视起来。坐在树下乘凉的人,纷纷站起来,热情洋溢地和他们打招呼。

这不是一棵槐树,而是一棵国槐拥抱着一棵洋槐,枝繁叶茂,参天蔽日。

那棵国槐树,虬龙一样扭曲着身子,顽强地把粗壮的枝条顶在头上。巨大的树冠在空中展开,像碧绿的华盖,用稠密的枝叶给大街罩下一片阴凉,庇护着乘凉闲侃的村民。斑斑驳驳的树皮,早已被风刀霜剑刻下深深的印痕,记录着双槐村的历史,书写着双槐村的发展。树梢头那些金黄色的槐米,大多已经结出籽粒饱满的槐豆,和着翠绿的槐叶,散发出浓浓的郁香。

那棵洋槐树,在国槐的怀抱里高高地直立着,好似偎依在母亲怀抱中的一个大孩子。浓绿的枝叶伸向空中,和国槐的枝叶交汇成一朵碧绿的大蘑菇,尽情地将清淡的芳香向街心飘散。枝头上挂满了槐荚,槐荚里装满了将要成熟的果实。

国槐拥抱着洋槐,既像父子,又像兄弟,既像母女,又像姊妹。它们相偎相依,相亲相爱,枝搀着枝,叶吻着叶,层层叠叠,分不出彼此。远远看上去,倒像是一棵大树。

常思根对应秋珍说:“这两棵大槐树,不知道是哪一辈儿祖先栽的,年复一年立在这里,没有一个人说是他的私有财产。在村民的眼中,这两棵槐树是公有的,是双槐村的标志。一提到双槐村,三十里五十里的外乡人,也总会提起这两棵大槐树。”

应秋珍的心头,产生了一种亲近感。这两棵大槐树,是双槐人心中的圣灵之树。夏天,有繁茂稠密的枝叶给村里人遮荫搭凉,冬天,以强健的身躯给村里人挡风御寒。

树枝上悬挂着许多红布条。每根红布条上,都用歪歪扭扭的笔迹,有的书写着求神护佑的祈祷语,有的写着真诚还愿的祝颂词。远远看上去,很像碧绿的山坡上随风飘动的一面面火红的旗帜。树下的香炉前,存有一层厚厚的香裱的灰烬,还有几炷香在香炉里燃烧。香头上冒出的缕缕轻烟,飘散出一丝丝淡淡的清香。不管是许愿的,还是还愿的,大都是乞求树神送子、招财、祛病、消灾的。不管是祖祖辈辈在双槐村居住的人,还是十里八村慕名而来的外乡人,都把这两棵大槐树看成了有求必应,甚至一求百应的神灵。

“这两棵大槐树,真的就像红布条上写的那么灵验吗?”应秋珍看着槐树上悬挂的红布条,问常思根。

常思根看看应秋珍,又看看那两棵大槐树,说:“我也说不准。奶奶活着的时候,就不准我们爬到这两棵树上玩耍。说是惹恼了树神,会招来大灾大难。那一年我发高烧,吃药打针都不见效。奶奶就拿了一些香裱,领着我来树下烧了香,燃了裱,按着我给树神磕了几个头。第二天,我的病果然好了。”

“听你这么一说,树神真的很灵验?”应秋珍有些不大相信,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大槐树。

“我也很纳闷,为啥给树神一烧一燎一磕头,病就好了呢?这不是人间奇迹吗?”常思根这样解释。

接着,常思根给应秋珍讲了两个有关大槐树的故事。

第一个是村里人传说的。不知道哪一年的冬天,一位进京赶考的举子打这里经过。他一路上顶风冒雪,盘缠用完了,衣衫又单薄,贫病交加,饥饿难捱。黄昏时分,北风还在呼呼地吼,大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那举子实在饿得走不动了,就蜷缩在大槐树下休息。粗大的枝干为他遮挡着寒风。渐渐地,他被一股暖风吹起来,飘到了一个温暖的地方。一丛丛盛开的花朵簇拥在身边,一股股清香的气味沁入心里。一个银发霜须的老人,从洁白如玉的花丛中走出来,送给他一个鲜灵灵的大桃子。说是有一个国槐神,看到他贫不改志,精神可嘉,特地让他怀中的洋槐神送给他的。举人醒来,一夜再也没有睡着。果不其然,第二年秋闱,那举人一榜得中,考取了进士第五名。他去江南水乡上任,特地绕道村里,给两棵大槐树烧了香,磕了头,还特地题了一首诗在国槐树上。可惜,后来的人谁也没有看到过那首诗。

第二个是村里人亲历的。民国三十二年,中原大地闹旱灾,日本鬼子不断进山扫荡,家家户户揭不开锅,饿得人们皮肤浮肿,两眼发绿。体弱多病的,熬不过天灾人祸的磨难,不是病死,就是饿死。春分之后,洋槐树绽开了槐花。稠密的槐花,一串串挂在枝头,像雪一样洁白,像银一样鲜亮,在阳光下呈现出耀眼的色泽。随着南来的惠风,飘散出诱人的清香。村里的孩子熬不住了,爬到树上捋槐花吃。长达一个月的时间,村里所有人家的孩子都爬到树上捋槐花,带回家搁在篦子上,放在锅里蒸熟,清香就变成了甘甜。树头上的槐花就像永远捋不完似的,常捋常有。村里人硬是靠着这捋不完的槐花,熬过了一个春荒。

常思根还告诉应秋珍,最奇的还数那棵国槐树。夏天到了,数不清的槐米挂在枝头,就像用金丝穿起来的一串串小金豆。秋天来了,成串的槐豆成熟了,一颗颗如裹在水晶中的墨玉。若把小金豆一般的槐米捋下来,或者把墨玉一般的槐豆剥出来,就是清火消炎的良药。谁家孩子小肠火,一把晒干的槐米,或者一把晾干的槐豆,顺着温水喝下去,不出一天,火就退了,炎就消了,病就好了。

应秋珍听常思根讲述这些奇妙的故事,感到特别新鲜。她真没有想到,这两棵相拥相抱的大槐树,真是双槐村人们心中的神灵。她情不自禁地对着槐树拜了两拜。

常思根又说:“据上了年纪的人说,咱村风水好,盛产槐树,过去名叫槐树坡。这两棵神奇的槐树有了名气之后,慢慢地,树随人口,村随树名,就改叫双槐村了。”

老槐树的西南角,隔着大街,有一口古老的水井。高高的井台,用青色的条石砌成。井口上有一架辘轳。松木做成的辘轳架,躬着腰,像一个劳累半辈子的老人,怀里抱着辘轴,仍在辛勤劳作。一圈圈的麻绳缠在辘轴上,好像这位累得躬着腰的老人写下的经卷。经卷上记录的双槐村古往今来的史迹,让村里人永远也读不完。

一老一少,先后有两个村里人来汲水。先到的那个壮年,手摇辘轳把,一下一下把打满水的木桶往上绞。后到的那个青年,担着一对空木桶,站在井台下边等候。壮年人和常思根打过招呼,挑起汲满水的木桶走了。年轻人用喜羡的目光看看应秋珍,走上井台,把钩担放在木桶上,摇转辘轳汲水。

缠绕在辘轴上的井绳,一圈圈地倒开,向水井深处延伸。等到木桶里灌满水之后,又一圈一圈地绕在辘轴上,把井里悬着的木桶提到井口。应秋珍感觉到,长长的井绳一圈一圈地放下去,又一圈一圈地卷上来,放放卷卷,一来二去,把满村里又一天的生活录下来了。

常思根站在应秋珍身边,说:“这是咱村最古老的一口井,也是唯一的一口。这口井究竟是啥时候打成的,井台上的辘轳究竟换了多少架,村子里最老的老人也说不清楚。世世代代的村里人,只知道这口井是祖先打成的。究竟是怎样打成的,经历了多少艰辛劳苦,没有人能够说得清。这口井,用甘甜的泉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村里人,直到现在。”

应秋珍听着常思根的话,大脑里产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这口水井,就像一位任劳任怨的母亲,不停地用体内流出来的乳汁,养育她的后代子孙。虽然累得弯了腰,仍不停地挤出**中甘甜的乳汁,把一代又一代双槐人养大。

应秋珍跟着常思根回到家里,两个弟弟早把采来的菱角煮熟了,高高兴兴地端到应秋珍面前,亲亲热热地让她吃。应秋珍把菱角的瓤肉送进嘴里,嚼出了满口的香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术士:救赎

术士:救赎

九月琉星
平静的都市暗流汹涌,一名身怀异术的青年如何在这魔吃人、人变魔的世道中自我救赎?是坚守正道?还是随波逐流?又或者……
都市 连载 0万字
重生妈咪不一样

重生妈咪不一样

明世隐T
简介
都市 连载 88万字
系统之岛主大人

系统之岛主大人

一只红花
一个孤儿穿越到平行时空成为了一座岛屿的继承人,但是岛屿被他人霸占,怎么办? 不要紧!系统在手,天下我有,轻松收回领土,将敌人赶出自己的岛屿,我们的口号就是:我的岛屿,我做主! 玩过模拟经营城市类的朋友,不要错过哦! ps:群号:272454631
都市 连载 8万字
她撩且毒

她撩且毒

爱小说的宅叶子
(戳专栏,接档文求收:《小富婆日常》天降百亿,集包集鞋集车集奢侈品集男人)【专栏那么多有趣预收文,戳一下收藏呗o《影后得了诺贝尔》——前‘男友’都是影帝,当红明星都是她粉丝。《乖乖囡一心只想致富》——乖乖囡的金融界股神之旅等等。……等等】(本文又名:【再闹,阉了你!】叶欣桐是个天生尤物。她的前男友1是警察,前男友2是医生,前男友3是总裁,前男友……死掉的便宜老公是高祖皇帝,撩过的‘便宜儿子’是废
都市 连载 3万字
珩爷,你老婆是锦鲤!

珩爷,你老婆是锦鲤!

洛七七七
锦鲤,与天地同生,掌管天地气运的一条鱼。 化形后,看小说的时候穿书了!还是人人唾弃的倒霉、恶毒女配! 洛衿璃,书中的恶毒女配,绑架女主,害的洛家家破人亡。 她还是众人口中的衰神,见了她都要退避三舍! 自此,洛衿璃变成了随便瞎蒙都能答对题的学霸,还成了娱乐圈明星大佬们的团宠,最最最重要的是—— 她从衰神变成了幸运女神! 众人跪地:“锦鲤爸爸,求赐福!”
都市 连载 78万字
首席律师

首席律师

红发白胡子
首席律师,为民请命,却被逼助纣为虐,众叛亲离,备受屈辱…… 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叫做信念! 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做勇气! “欢迎回到良知神功的世界” 练功的时候,真的可以抛下所有烦恼,手脚自如,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用另一个角度享受这个世界……相反,在现实世界 你想多走一小步,哪怕只多说一个小字儿……都要瞻前顾后,绑手绑脚,还经常自己困在笼中! 良知在你手,世界任畅游! 良知神功,人人英雄!
都市 连载 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