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距离周志国夫妇收养了二房周志兴夫妇的闺女,又过了12个年头。当年那个被张红厌恶至极,坚信她克父克母的女婴已经出落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取名周棠棠。
全家人都对周棠棠呵护备至,除了她的亲生母亲张红外。在她出生的两年后,张红又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是在张红以为的好日子里出生的,取名来福。自从有了来福后,张红便更是当没有周棠棠这个女儿了。
1972年的秋天,杨林公社下的第二生产大队种的小麦大丰收。为了赶在下雨前把地里的麦子都收上来,生产队的人每天天没亮就都爬起来了。
“今儿个星期六,又不上课,就别叫孩子们起床,让他们睡个懒觉吧”包秀珠冲老大和老二的屋子喊道。周志国和李秀梅先一步披了衣服出来,周志兴夫妇也紧随其后。
早几年,周志业便已经大学毕业,留在了城里的学校教书。他虽然离开了家里,但老周家倒没因此冷清下来。家里由于这些年添了几个孙子辈,反倒更热闹了。
灶间里,早饭已经放在了桌上。一锅白山芋的稀饭配辣豆豉。
白山芋是早先地里收上来,晒干的。今年的天旱,白山芋竟都像黄山芋一般甜。下在稀饭汤里,连糖都不用放,这稀饭便有了一股甜滋滋的味道。辣豆豉是用酱油和五香的料腌制过的,简直是下稀饭的神器。
就着豆豉,包秀珠的儿子儿媳们大口大口地喝着稀饭,没多一会儿,锅就见了底。
咚
远处传来一声撞钟的声音。紧接着,生产队各个喇叭里都齐刷刷地传出了歌声。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
每天这歌放出来的时候,就代表上工的时间到了。周志国、周志兴两夫妇听了赶忙抹了下嘴,往地里赶去。
这天是收麦子的第二天,生产大队队长早几天就在动员会上和大家说过,这秋收秋种就像一场仗,好比“虎口拔牙”,号召大家“紧急行动,大打秋收秋种歼灭战”。
包秀珠收拾了碗筷后,也急急忙忙地跑去了地里,加入了“秋收战役”的行列。
举目望去,第二生产队的地里到处都是人,除了毛头孩子,全队人都被动员起来,在收麦子的第一线热火朝天地辛勤劳作着。
“棠棠,棠棠,快起来,”周小黑着急地冲还在里屋睡着的周棠棠喊道,“那个来福把稀饭都喝光了。”
周棠棠睡得迷迷糊糊的,乍一听见周小黑这么一喊,猛地惊醒了过来。连鞋都没顾得上穿,她就和周小黑跑进了灶间。果然,就像周小黑说的那样,周来福将包秀珠留给他们三人的稀饭,一个人喝了个底掉。
“简直是猪托生的”周棠棠气得直跺脚,“他人呢”
“喝完就出去了,八成是去水塘边玩了”周小黑板着脸回道。他那一副正经的模样,好像小大人一样。其实,和周棠棠一样,他才不过12岁的年纪。
虽然周小黑也喊周志国夫妇爹娘,但他并不是他们亲生的。他是在一个下着大雪的冬夜,被包秀珠从野地里捡回来的。
那时,周来福还没出生,包秀珠就想着让周志兴夫妇养。平白无故的,天上掉下来一个大胖小子,周志兴起先还是挺高兴的。可张红一看这捡来的婴孩,通身的皮肤黑乎乎的,立时就不愿意了。硬说他是丧门星,死活不愿意。于是,又是心善随和的周志国夫妇将其收养了。
说来也怪,周小黑不但皮肤要比别人黑上许多,连性格也与众不同。别的婴孩,包括周棠棠,从小哭啊闹啊的,总少不了。可这孩子,也不知怎么的,打小一不哭、二不闹,让吃什么就吃什么,让往哪里一坐,便老老实实地呆在那里,半天都不动弹。
周小黑从来不和同龄的孩子玩。别的孩子都野在地里打滚时,他则老是背着手,像大人一样在田埂上来回地踱步,好像在思考什么了不得的大问题。有的时候,看天久了,他还会长叹一声。
起先,包秀珠和周志国夫妇都觉得周小黑怪怪的。但随着周小黑的年纪越来越大,他懂事听话,学校里的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时间一长,不光是老周家,就连整个生产队的人对周小黑那异与同龄人的行为倒都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饿死我了。”周棠棠在灶台上碗盆里翻找着,饥肠辘辘的她期望能翻到点什么吃的。
“就剩这个了。”周小黑递了碗豆豉给周棠棠。
周棠棠直接上手,捏了两粒豆豉放到嘴里,咸辣的味道刺激了她的味蕾,让她更饿了。
“大料放少了。”
“胡说,你怎么知道的”周小黑不信周棠棠的话,“我吃过,明明都一样。”
从小,周棠棠就觉得自己对于食物之间的细微差别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每次包秀珠烧饭烧菜,味道哪里有了偏差,少放了什么,多放了什么,经她一尝,她立马就知道了。
见周小黑质疑自己,周棠棠便在灶台上翻出了一小罐油来。打开罐子,大料的香味立刻扑鼻而来。这是包秀珠专门熬的八角油。她舀了一小勺在辣豆豉里,搅了搅,又递回给周小黑,对他说道“再尝尝看,是不是和以前的一样了。”
周小黑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小口。出乎意料的,这一次的味道要比前面的浓郁香醇了许多,八角的香味和酱油的味道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它们裹在绵密的豆豉上,吃在嘴里,香浓醇厚,再回味时,那辣味又恰到好处地遮掩了豆豉本身过咸的缺点。使得整个豉酱可口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