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从韩业的十几名手下来到韩成军中,最高兴的莫过于主薄审配,审配处理军务能力颇强,然而,在韩成的军中处理军务却差了点,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手下不行,韩成原来手下呢,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的壮汉,好不容易有几个认识字的,也就仅仅限于认识字而已。

记个名啊,记个军纪什么的还凑合,一旦涉及到了军粮军饷,就头皮发麻,一个脑袋两个大了,处理的乱七八糟,还不如审配亲自下手。

再加上军中很多的事务也都需要经过审配的同意,累的审大主薄不到半月,瘦了十斤。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一万多人的吃喝拉撒,即使能力再强的一个人处理起来也会捉襟见肘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多了十几名学子,具体工作都安排给了每一个人;待他们做完之后,汇报给审配,小的事情,审配来做决断;大的事情,审配整理一下,交给韩成决策。

于是乎,审配轻松了,韩成也轻松了。

韩成及审配感叹道:“军中也需要读书人啊。”

前几个月内,韩成剿山贼收获了不菲的财物,而军中的军粮军饷又都是韩馥派人供给的,韩成的手里有钱了。

韩成来自后世的经验借鉴:对于乱世来说,钱再多,也没有兵重要,自己要把钱变成骑兵,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

军中已有两千余名身体强壮的士兵在训练骑术了,当务之急,便是马匹。

韩成来冀州不到两年,一直处理着军中的事情,对冀州的商人群体不熟。但是审配熟啊,毕竟当过县令,怎么地不还在认识几个走南闯北的商人?

是日,韩成带着审配,张郃以及二十余名亲卫来到了这冀州河间郡弓高县,拜访一位和审配曾经打过交道的以走南闯北而出名的商人刘伟。

这刘伟,是弓高县刘氏家族的家主,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原来刘伟只是一个粮食店的小厮,但头脑灵活,志向远大,努力学习经营知识,逐渐当上了粮店的大掌柜。有了一定的资本之后,便打通南北通路,将粮食买到南方以及西北;将南方的茶叶丝绸转卖到北方,赚取差价。

经过了十几年的财富积累,刘氏家族在这弓高县赫赫有名。

虽然这刘氏家族在冀州不像巨商甄氏家族那样名声显赫,但是在这弓高县,刘氏家族可是商界的霸主,弓高县首富是绝对跑不了的。

弓高县的主干道两旁分配着不少的商铺,经手下士兵的打听,不多时便找到了此行的目标—刘氏米行。

韩成一众人到达米行门口,只见米行内,数十年前的装修风格,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两个字—低调。

韩成一见这装修风格,对这家米行的老板肃然起敬。

心道:“如果我也是个商人,一定也是这种风格”,毕竟拥有财富却无守财富的力量,低调才是最正确的做法,不惹人注意,默默的发财比什么都重要。

然而,自董卓进京以来,米的价格暴涨,想低调,情况却也不允许啊。

店里的四五个伙计来来回回不断地忙碌着,一看就是日进斗金的旺铺,怎么低调?

韩成可没有大量的时间来等着这里的掌柜露面,让随行的士兵将自己的拜帖送到米行掌柜的手中。

米行内,掌柜张方手拿韩成的拜帖,虽然生意很忙,但还是立即安排伙计拿着拜帖去刘府将大老爷刘伟请来。并亲自将韩成等人带到米行会客厅。

作为刘家的心腹,跟着大老爷刘伟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韩成来找的不是自己这个小掌柜,而是家主刘伟。

不出一盏茶的功夫,家主刘伟便急匆匆的从刘府赶来,虽然自己刘氏家族在弓高县算是商界的霸主,可是在冀州牧的眼中,还真得不够看。

这个时代,阶级斗争很严格,士农工商,商人在是最下等,这说的可不是能力,而是地位。

对于商人来说:能安安稳稳的活下去,享受自己的财富,才是正路。

刘伟边走边想:“现在董卓乱朝政,州牧都借机募兵,很缺钱啊。冀州牧的侄子韩成持拜帖前来,还是很正式的会见,真让人心惊胆战啊。”

米行会客厅

韩成对面坐着一长者,身着青色锦袍,四十余岁的年纪,一见面,韩成都不敢想象:走南闯北的大商人刘伟,竟然皮肤白皙,保养得很不错的样子;说起话来像是一个学者,而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

“成公子来访,小人不胜荣幸。公子若有用到小人的地方,安排个下人来通报一声即可,小人定全力以赴为公子办事,何须公子亲自跑一趟?”刘伟面带笑容的说道。

这话说的,不像是刚刚见面,倒像是很熟悉的样子。

“刘家主客气了,我在常山郡便听说刘家主走南闯北,是冀州见过世面最多的大商人。今日来访,却有要事相请,请刘家主不吝赐教。”韩成微笑的回道。

“什么见过世面最多的商人,都是谣传,让成公子见笑了。

什么要事,公子只说无妨,只要刘某知道的,定为公子效劳;就算刘某不知道的,也会替公子多处打听一二,定让公子满意。”

韩成点了点头,心道:“怪不得短短十年间就创下一番如此大的家业,这刘伟家主真会说话啊。说起话来,滴水不漏,肯定是个老滑头了。”

给了站在身旁的张郃一个眼神,嘴上接着说道:“那我也明人不说暗话,本公子想组建骑兵,但是马匹没有门路,想请刘家主帮忙。”

刘伟看了看韩成身旁威风凛凛的张郃,陷入了深思:

“自己表面上北货南送,南货北卖。但实际上,在生意之外,也掺杂着不可说的东西,比如北方少数民族要的铁和盐;南方世家要的马匹;没有这些暴利的东西,光靠米粮茶叶丝绸,自己不可能撑得起刘家这二三百口人。

朝廷是禁止马匹贩卖的,自己就算干这个,也不能当面承认啊。

虽然韩成帮老百姓的仁义之名传遍冀州,但是自己是商人,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自己攒了这么多年的财富,估计就是州牧也会眼红的,还是少说点话,多套套这个成公子的意思。”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我和侯爷的日常

我和侯爷的日常

长安街的药铺
非女强文,标签系排榜需要。订阅比例为30%,支持正版哦,么么~每天早上更新,有事会请假(≧ω≦)。 沈禾成了临安侯幼弟的教书先生。 每天除了兢兢业业地给侯府小公子讲学,还不忘小心翼翼地掩饰自己的身份。只是突然有一天,她发现不知为何,这临安侯爷傅景晏看自己的目光越来越炙热…… 傅景晏睨了她一眼,“你说为何?” 沈禾不懂,“为何?” 傅景晏:“手白,腰细,身段好。” 沈禾:“大家都是男人。” 傅景晏
历史 连载 11万字
缘尽成玦

缘尽成玦

不堪愁里听
三百年前,九幽剑出世,成为天下第一剑,兵器谱上名列第二 搅得风云四起,江湖大动 三百年后,九幽剑传承至第二十一代家主 只择九幽族长子的剑与割血自伤的昔水刀法 九幽余脉毫无野心的独子闻人息 却被寄予左手无形剑法的希望勤练六载 卖身葬母入闻人府无牵无挂的孤儿听雨 却自甘修习害人害己的昔水刀法 被山火灭村的林家书言语三兄妹 却在机缘分别拜入阵宗暗门和药山 然而纠缠愈深,恩仇愈是难分 昔年旧相识,转眼陌
历史 连载 14万字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一二三石头人
李二:“据说你家老四救了你,还抓了颉利!” 唐俭:逆子!怎能打乱大军计划! 李二:“据报四郎捣鼓出了叫火药的东西,可以杀伤数百人!” 唐俭:逆子,如此造杀孽! 长孙无垢:“听弘文馆说,你家老四学究天人,教无可教?” 唐俭:“逆子,不尊师重道!” 李二夫妇走后,唐俭笑逐颜开 “真乃吾唐家麒麟儿” 本书又名《大唐:我真不想当逆子......》 书友群:703032843 欢迎聊天闲谈....
历史 连载 77万字
石帝

石帝

虎卧城
在修真的世界,炼制五彩板砖。你以为主角只会拿板砖砸人么?错,房价太贵,咱要自己盖仙居。等等,你以为仙居只是用来住的么?错,还是可以砸人!跟我斗法宝?拿一片小区砸你,里面住的全是大帝、女王,就问你怕不怕! </p>
历史 连载 9万字
游戏掳我到三国

游戏掳我到三国

炒肉不放辣
靠颜值吃饭的游戏宅男章泽,被游戏系统带到了三国时期,他是怎么样从一个小白到能和曹操称兄道弟,从默默无闻到士子偶像,在乱世之中占有一席之地,请看下文分解!
历史 连载 41万字
初唐异案

初唐异案

伊岛甫
神龙年,武后被迫退位,中宗复唐,韦后侍朝。 旧制百废待兴,圣人意欲还都西京,再造盛世。 显唐、复周两派暗流涌动,朝野意见产生分化。 终在一场声势浩大的东都水祭过后,达成共识。 此时洛阳与长安相继出现怪病,四处人心惶惶。 异骨、僵血、鳞症等病症于两都之中肆意蔓延。 大难当前,医官源阳、源协姊弟二人受大理寺邀,辗转新都旧城,以应对此三种异病。 状况繁杂,随着对病情抽丝剥茧的层层探究,潜藏在大唐之中的
历史 连载 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