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十八章烟鹤渺渺记忠臣
嘉兴的抵抗被记录在贾琏的笔记之中,成为了日后贾琏的一大罪证。这本笔记上这样记的:闰六月六日,嘉兴民众千余人揭竿起义,推在乡的明翰林学士屠象美、明兵科给事中李毓新主其事,降清的明嘉兴总兵陈梧反正任大将军指挥义师,前吏部郎中钱棅助饷,张起反清复明的旗号。
主事者矫明潞王血沼聚众在天宁寺开读,两日内义军增至万余人。众人杀满清委派的秀水知县胡之臣,又疾驰攻破嘉善县,擒清委知县斩于嘉兴三塔,附近各县也均于闰六月初十后纷纷举事响应。清军在杭闻讯,十五日回军攻嘉兴,屯兵三十里外,义军出击不利,二十五日清军韩岱部自城西攻城,炮击自午至夜,城墙被击坍一部。生员郑宗彝在市中袒背呼号,召集上千民众守城。
二十六日陈梧自东城门出走,百姓相随,死者甚众,屠象美、李毓新死于混战中。
钱棅则后来在震泽伏击清军时殉难。
当日,城陷,清兵屠城。明大臣前吏部尚书徐石麒时在城外募兵,住在小船上。城破前,徐石麒在城下大呼:“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缒城而入,在城破时穿上朝服自缢而死,仆四人随之自尽殉国。
其他官员、居民自尽甚众,年轻妇女被清军大批掳掠,僧人幸免,几乎全遭屠杀。
贾琏记录这些事情的时候,王熙凤已经是他的妻子了,凤姐原来并不太在意这些民族大义之类的东西,做什么事情只是有些管事的**而已,贾琏偷偷记下来的这些事情她并不是不清楚,但自从她嫁给了贾琏,和自己的姑姑王夫人住在一起,自然十分听姑妈的话,但这本子她也没有舍得烧掉,因为贾琏很难坐下来认真写几个字,而这本日记是贾琏字写得最漂亮的时候,于是她将这本笔记和自己家的账本藏在一起,时间长了,自然都忘了,直到贾家被弹劾抄家,这东西也出来了。却又被贾雨村发现后偷偷藏起来,为后来贾政研究明史的时候找到了材料。此是后话。
嘉兴城破,段传秀原本带了戏班子住在船上,徐石麒要回城受死,段传秀看这一船十多岁的孩子,苦劝徐石麒慰这些孩子留下来,徐却不肯,自己回城自杀了,段传秀来不及救援,嘉兴已经失败了。这件事以后原本不爱说话的他更加沉默了,带着这一帮孩子躲避清兵的追捕也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贾珠带的部队却还在山里,他让伤兵自己屯田织布,一些体质好一点的士兵苦练武功参加各地的救援。
贾珠在这山里遇到了被李自成留下的陈圆圆,见到了陈圆圆的第二天,就让柳湘莲给陈圆圆送了些粮食和用度。山里消息不通,和外界的联系主要靠锦衣卫的几位骁勇之人打探,段传秀的坐骑日行千里,经常会带回些消息来,说起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以后并没有抗清之举,相反四处杀戮义军明军,势如破竹,大家都很忧心。贾珠记得当年一起在老师那里学艺时和吴三桂的交情,对吴三桂还抱有幻想,说服陈圆圆一起北上,或者可以以吴三桂对她的迷恋劝吴三桂反清复明。
圆圆叹息,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自己落下千秋骂名,若有机会可以去劝他弃暗投明,或者将来历史可以功过是非,重新评判。
于是贾珠只带了柳湘莲,护送陈圆圆一路北上,柳湘莲赶车,贾珠骑着马跟着,但南下逃难的人多,他们逆流而上,自然不容易,一路见到一些溃逃的大顺军和追赶过来的明军,因为缺乏粮食,每天都看到一些拦路抢劫的事情,贾珠先还管一管,后来这些事情太多了,想到自己只有赶紧结束这场战争才能真正救这些难民,只有尽快北上。
很快又传来了江阴抗战的消息,段传秀带了一支队伍前去支援,和王道士带来的童子军会合了。
贾珠和段传秀林黛玉在船上见了一面,贾珠原来想劝段传秀不要去江阴,尤其还带着这些孩子,段传秀不同意,说贾珠悲观,对任何反抗都没有信心,只知道保守行事。柳湘莲也一心想跟着段传秀去和满人打仗。段传秀喜爱这个伶俐漂亮的帅小伙,将自己的一套拳法教给了他。
这一晚几个人都不舍得去睡,深知这一分开一个往北,一个往南,也不知是否还能见面。陈圆圆教黛玉抚琴,段传秀教柳湘莲练拳,到是难得的静谧和温暖。贾珠看着黛玉小小的脸似乎越发瘦了,问她:“你愿意和段哥哥去江阴。”黛玉点头,微微笑道:“此去江阴,但为扬州尽忠义。”对贾珠道:“哥哥送陈小姐我到认为不必,到耽误了李纨姐姐一生,不信靠陈圆圆可以平定天下。”贾珠叹息,“我何尝不知,只是让吴三桂师出无名而已。”黛玉微微点头,“哥哥保重,怕哥哥会被他软禁。”
陈圆圆道:放心,有我在,一定保护贾护卫周全。”
贾珠笑笑:“我自然小心,所以带着柳湘莲,这孩子年纪虽小,最是机灵的。他原来在李闯王军中呆过,倒是得了些武功真传,功夫也忒好。”黛玉看柳湘莲此时一直在暗处望风,十分安静,点头,“此人有侠士之风。”段传秀笑道:“林姑娘看人可以和妙居士的读心术相比了。”三人看着江上大雾渐渐起来,黛玉有些咳嗽,贾珠忙让她和陈圆圆先去船上歇息,自己和段传秀把酒言欢,二人这次分别,也不知何日再见。
柳湘莲竖起耳朵想听一点其他人的消息,却没有听到。黛玉却到船头将一本秘籍给了他,笑道:柳大哥,这是我柳叔叔送给你的秘籍,还有个好消息要一定和你说:你的娘亲现在去了北边,往京城去找你舅舅去了。
谁稀罕他的消息。柳湘莲脸一红,自顾自跑掉。黛玉笑道:这秘籍你不要,我可就丢水里了。拿着秘籍就往水里丢,柳湘莲听到东西落水,诶了一声。转过头来。黛玉微笑,将秘籍扔了给他,笑着进船舱去了。
柳湘莲打开秘籍,却是一套拳法和武当心法。擦了一把眼泪,回去睡去了。
黛玉这一晚想念自己的父母,哪里睡得着,早上醒来,枕头边全是眼泪。
第十九章
江阴的反抗招来的是更加疯狂的报复,清兵的红衣大炮几乎把江阴炸到地陷三尺,强烈的炮火中人根本就无法在城墙上伸出头来,救兵没有希望,投降绝不可能,大家在紧张的抵御之余对神灵也就抱有幻想。于是城中对于这个女将军的传说也越来越神。什么敌人在外面发炮对击。忽然看到一员女将站在城墙上,将袖子一拂,敌人的弹药就弹了回去,反而击毙了无数自己人。宝钗自然知道这说法有些无稽,但还是在内心期望能看见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女孩子。
十王痛惜薛王被炸死,命令大将抢掠城外居民的大箱千余只,叠成将台,和城一样齐。十王坐在上面,上将四人、亲军二百四十人围在台旁。那些亲军都拿着狼烟喷筒,将从南京、镇江缴获的大炮五、六步排一座,共计有百座,命令他们听到号令一齐发射,猛烈攻击城的东南角。阎应元爬到城上,用膝盖行走,看见十王在台上指挥,就叫街巷中力大无穷的汤三老儿背了一座大炮登城,对准十王安放好。阎应元又左看右看,对准了亲自点火发射。汤三老儿听觉上有点迟钝,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呆呆地坐在那里张望。只看见火路一条,十王、四将二百四十人一齐随着火灭了。只剩下一把黄伞在半天中飘荡,一只脚连着靴子落了下来。大家欢呼起来。
清兵四出烧杀抢掠,抢夺粮食,弄得城外也是民不聊生。城外的乡民也拼死在反抗。死伤惨重。薛姨妈只得远退了三十多里,在驿道上等着消息。薛蟠和薛蝌心里痒痒,要出去帮忙杀清兵,薛姨妈如何会答应,着香菱和邢蚰烟把两个人看得紧紧的,也不敢让他们去打听宝钗的消息。
时间越拖越长,清兵也用了无数劝降之计,没有人答理他们。摄政王晓谕招安,全城也不听。豫王的指示到了,用箭射入城中,说明朝已经灭亡了,何苦要死守呢!里面的人看到后,在后面加了几句话“愿受炮灯,宁死不降!”又将它射了回来。
这天,大雨滂沱,夜半的时候,应元派善于游泳的陈宪饮和段传秀带了几个人渡过外城河,钉死清兵的炮眼,使他们缓了两天,不能攻城。城里连夜修好城垛。
后来五天,刘良佐害怕城里再来钉眼,命令不分昼夜攻击。到了傍晚,风雨怒号不停,这才停止了开炮。
中秋节快到了,阎应元军民做了月饼,发放民间赏月的物资,段传秀给白塔内的孩子送来了月饼。宝钗正要吃,想了想,又递给表妹王悦,那王悦此时病着,哪里吃得动,靠在宝钗怀里只是**。宝钗落泪。宝钗送段传秀出来,问为什么不能出城去投降呢,这么多人的性命,难道不比头发珍贵。段传秀无语,许久才说道:“我是个武夫,道理我说不出来,我不愿降,你这个想法也不要让人知道,你看到的,在城里,只要有一点犹豫的都会被杀掉,何况投降的想法和你的身份。好好照顾你表妹,也许你们可以活着出去。有时坚持气节看起来没有意义,但总是要去做,它比生命宝贵。你再长大一点就知道了。”
宝钗一时动情,纠着段传秀的衣襟,哭了起来。“你会死吗”
段传秀点头,“如果没有比死更重要的事让我去做,唯有死而已。”
宝钗哭着点头:“你死之前,别忘了过来杀掉我们。”
段传秀晚上过来,将两包药给宝钗让给王悦,王悦赌气不吃,说总是要死的,吃它作甚。段传秀笑到:“林姑娘找了几家药店给你配的,她说了,战死也罢,能活着就不要糟蹋自己。你到别辜负了人家。”王悦一听,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给的,立时打起活下去的精神。
过了两天,百姓带酒登城,举杯痛饮,慧然带了孩子们也来了,诸生许用模仿楚歌,作五更传曲,令善歌的人登高传唱,以笙笛箫鼓相和。宝钗看那女子也在,只在那里专心看乐师操琴,似乎天地万物都与我无忧,在这月中观琴的她越发显得瘦小了。这时,天无纤翳,皓月当空,清露薄野,剑戟无声。梨园的班子来了一曲,歌声悲壮,响彻云霄。
美人自刎乌江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