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甲午之后,俺大清地面上,有两支军队还有一战之力。这其一是董福祥的“甘军”,其二便是聂士成的“武毅军”。

甘军,就是来自于甘肃的军队。但这支部队,与董福祥有密切的关系。董福祥,甘肃环县人,官至太子少保、甘肃提督、随扈大臣、赐号阿尔杭阿巴图鲁,生于1840年,1864年组织汉民民团反清,在陕北被左宗堂部刘松山击败,投降清军,所部改编为董字三营,先后从刘松山、刘锦棠剿灭陕西、甘肃、西宁等处回民起义,升为提督。

1875年,又随刘锦棠进兵新疆。以收复乌鲁木齐等地及平定南疆阿古柏骚乱有功,得左宗棠赏识。1890年,擢喀什噶尔提督。1895年,率部至甘肃消灭回民起义。后调甘肃提督。1897年,奉调防卫京师,所部编为荣禄所辖武卫后军。

虽然此时董福祥的“甘军”已经编入“武卫后军”,但人们还是习惯于称其为“甘军”。

至于聂士成的“武毅军”,属淮军系统,最早由李鸿章之弟李昭庆在平定捻军时所创,后与郭松林之松军合并,由郭松林任统带,仍称武毅军。

甲午战争爆发后,聂士成率武毅副中营、老前营、古北口练军右营三营在朝鲜成欢、奉天虎山、辽阳摩天岭前线与日军作战,表现出较强的战斗力。

武毅军的装备,已经完成了“近代化”。计有德制旧毛瑟步枪一万杆(训练用),奥制曼利夏步枪10000支,马枪1400杆,新式小口径毛瑟(套筒)200杆等。

在火炮方面,计有克虏伯七五炮16门,克虏伯六〇炮32门,格鲁森五七陆路快炮与过山快炮约32门左右,麦克心炮二门,克虏伯三七快炮、八七炮等数目不详。

在单兵军需用品方面,武毅军单兵还配有铁锨、干粮、擦枪油、被包、皮袋、铁水壶、孔明灯;指挥官配备有千里镜、电台等近代化装备。

单看这些装备,包括后来的北洋六镇,已经,或者好像,清廷已经实现了军队近代化了。但是,无论是此时的武毅军或此后的北洋六镇,装备上可以近代化,甚至现代化,但骨子里面的建军思想,却逃不脱“兵为将有”的建军思想。

这种旧思想下的军队,只要成长起来,便是“藩镇割据”,北洋六镇及其后来表现,当袁世凯这一“缔造者”还活着时,这种“割据”并不明显,但当袁世凯一去世,亲兄弟之间立即互相开战,直奉皖之间,一次战争不行,还两次战争、三次战争。

……

朝廷这场君臣之间的奏对,徐烈并不清楚,但此后几天的袁世凯、董福祥、聂士成等人进宫的动静,却被王启年的情报人员给掌握了。要掌握这种情报,对于掌握了现代情报技术的王启年来说,不过小菜一碟而已。

不过,情报要传到蒙山军手上,还需要一些时间。

八月下旬,在俘虏经过了差不多七十天的训练之后,徐烈对蒙山军再次扩编。这次扩编的部队,有很大的变化,在军史专家眼里,颇有“现代化”的味道。

班、排编制及装备,没任何变化,分别是12人与39人,但连级以上,却与此前不同。

连:计165人。连长1,副连长2,直属班(通卫)9人,炊事班9人,侦察班9人,重机枪班9人(连马克沁重机枪2),60迫班9人(60迫2),战斗排3个。

这个编制,与此前老编制相比,多了一个侦察班,原火力班分解为重机枪班与60迫班,直属班不再含警卫任务,强化了通讯与卫生,重火力上,多了一挺重机枪。总人数比此前编制增加了15人。

营:计684人。营长1,副营长2,警通班9人,卫生班9人,营部炊事班9人,侦察排30人,重机枪排30人(辖马克沁重机枪6),81迫排30人(81毫米迫击炮4),辎重排30人,工兵排30人,战斗连3个。

营级编制,已具现代军队雏形,工兵、辎重、轻重火力等,可谓应有尽有。其81毫米迫击炮最远炮击距离达5600米,其打击能力无限接近此时的75毫米山炮,而81迫击炮在炮击速度及轻便上,显然更具优势。

此前,徐烈便编制到了营级。但此时徐烈的部队已经超过万人,原有的营级编制明显不太适合管理与指挥,因此,徐烈便将编制上升到了团级。而有关团级指挥员的任命,徐烈在猪腰子山谷战役结束后就开始思考了。

团:计2742人。团长1,副团长1(因团级干部不需要再冲锋在前,所以副职暂时设1名);团部参谋9人,炊事班9人,通讯班9人,警卫排30人,卫生排30人,侦察连120人,重机枪连120人(马克沁18),105迫连120人(105迫击炮8),辎重连120,工兵连120,战斗营3个。

本来,徐烈是不太想拿出105毫米迫击炮的,他觉得以其装备105迫击炮,还不如在团级部队装备75毫米山炮更适用。但他的想法,被杨改革给否定了。杨改革的意见很正确,在目前的龙国,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虽然75毫米山炮不算太重,不过七八百公斤重,但与只有百公斤重的迫击炮相比,还是太重了。此外,在龙国作战,协(团)以下单位作战是用不着75毫米山炮的,而在这种规模下的作战,以既轻便火力又密集的装备为好。

徐烈想了想,道理也确实如此,即便遇到北洋六镇的镇一级作战部队,蒙山军也特别装备有山炮营啊,总体火力输出,绝对不会输给清军。

正确,除了三个主力作战团以外,蒙山军的直属部队,也分别编制了警卫营、侦察营、山炮营,每营皆为500人,其中山炮营装备18门75毫米山炮。

三个主力团,加三个直属营,9700余人,再加上机关参谋、情报参谋、训练基地教官等,徐烈从穿越到此,差不多九个月时间,正好练出了一万人的军力。

如果仅从练兵的数量上讲,这个数字放在任何穿越者身上,都是非常恐怖的。但徐烈所练之兵,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班长以上的军人,都是上过战场开过枪杀过敌人的军人。这个优势,即便是袁世凯所练新编陆军也不具备。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我是海陵王
李牧之重生于千年前的大月氏贵霜贵族,恰逢张骞出使西域之旅..... “此匈奴单于的头,可做我的饮器。” “吾兄刘彻,能否借霍去病一用?” “吾弟,干什么?” “罗马,安息,还有那身毒地大物博,我去找他们借点女人和黄金。”
历史 连载 44万字
从落魄太子到永夜君王

从落魄太子到永夜君王

周墨山
宋阳穿越了,本想静静享受慢生活,但奈何实力不允许。 随手写一些诗词歌赋,就被尊为“书圣”、“诗仙”,万人追捧; 随手为百姓们看看小病,就被八十多岁的神医追着拜师; 随手做些饭菜,就被引为国宴; 随手搞些小生意,就能热销海外,成为首富; 随手收了两名小兄弟,结果一个官居一品,一个手握兵权; 随手画些图纸,就引来帝国第一次工业革命; 随口出出主意,就俘获了女皇芳心; “陛下,你真的不要这样,让我很为
历史 连载 51万字
妃上枝头:爷咱墙外见

妃上枝头:爷咱墙外见

酒花意浓
蒋璇,现代商二代。一朝穿越,变身落魄侯门小姐。 左有狠心祖母,右有渣男亲爹,身后还有软弱母亲和体弱胞弟。 蒋璇觉得这日子简直没有更糟心的了。 什么?说她冲了弟弟,把她送到乡下。 没关系,姐有智慧,在哪都能发家致富。 等她赚的盆满钵满,再度归家,狠心亲人又耍起了阴谋诡计。 小妾伪善装可怜?没关系,姐既担了这恶人名头,不欺负回来岂非对不起观众。 亲爹24k纯渣男?没关系,姐亲自给美貌娘做媒,咱赶紧和
历史 连载 2万字
大明好伴读

大明好伴读

张六阳
谢至穿越了,成了内阁大学士谢迁之子。什么?要让我进宫做朱厚照那厮的伴读? 没问题,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什么,还是太子主动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让我背锅? 对不起,我可不是背锅侠,我真是来学习的。这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从太子伴读成长为大明优秀青年的故事。
历史 连载 55万字
少林高手闯花都

少林高手闯花都

傲骨云影
历史 连载 89万字
乱明

乱明

喻心
新书上传,书名《八千里路》,书号:494274,主要讲述清末艰难工业化的故事,敬请支持!
历史 全本 1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