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天夜里,月亮很圆,月光如瀑,倾泻天地。
屋里,白祈安正坐在炕上给脚踝敷上药草,可没过多久,屋顶传出异响,白祈安便走了出去。
抬头一看,果然屋上有着两个人影,一大一小,看这架势,是要揭瓦的节奏,不过还没开始,便被发现了,兴许是察觉到了白祈安的到来,一个身影慌忙下了梯子,就要跑路。
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气,何况还人呢,三天两头的上房揭瓦,任凭谁都受不了,何况白祈安其实已经忍了很久了,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正好,自己也要走了,就趁着机会教训一下他们。
白祈安顺势冲过去,逮住他便把他按压在雪地上,任凭他如何挣扎也挣脱不了,白祈安抬起手,狠狠的在他那两瓣屁股上拍了几下。
他很是憋屈,感觉受到了莫大的耻辱,涨红了脸,咬着牙齿,使劲的瞪着白祈安。
他不明白,明明年纪相仿,甚至自己好要大上他一岁,为何白祈安的力气这么大,自己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别说同龄的,就算是普通的成年人也未必敢说力气比白祈安大,当然,这很少人知道,他自然也不会知道。
屋顶上,那个年纪稍小的,扎着两条辫子,看着不过八九岁,在白祈安屋顶,看着这一幕,吓坏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叫着哇哇跑,眼看就要从屋顶掉下来了,好在白祈安眼疾手快,跑了过去,一把将他抱住。
他躺在白祈安怀中,看着白祈安,顿时间就安静了下来,不哭也不闹了。
白祈安将他放了下来,便下了逐客令。一大一小慌忙逃窜,连梯子都不要了。
次日清晨,有一青衫少年背着剑向北行。
“走了也好……”
老槐树底下,有一老人目送着少年离去,低声喃呢。
少年的模样,让老人想起了他的过往,当年的他也如少年这般无二,也都才十四来岁。
直至视线里不再看到少年的身影,老人才慢悠悠的离去…
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只因他们是少年。
少年此行,只为求一个真相,顺带走一遭江湖。
不去,少年会遗憾,去了,哪怕哪天在外边暴毙了,也总归没有那么遗憾。
远处,少年蓦然回首,站在原地,远远望着小镇,有不舍,有担忧,同时有些愣神和不知所措。许久,少年长舒了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拍了拍落在身上的积雪,转过身,继续前行。
少年回首,无声道别。
这时,少年再一次蜕变,少年纵是少年,可内心却不再少年。
少年背上的剑有半人高,很厚重,就这样,少年背着剑,迎着风雪,缓缓向前…
少年的离去,除了少数几人,其他人都不曾知晓。
一晃,半个月过去。
青琅镇,人们回归了原本的生活方式,旭日初升便开始忙碌,只不过少了许多人。九爷瞥了一眼窗外,坐起了身子,摸过桌边的烟杆,抽起了旱烟。
老槐树下,赵拾紧闭双眼,似乎在祈祷。小镇北边远处的林间小道,有一青衫少年背剑前行。
边关不远,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听从披甲兵卒的指挥,排成长龙,向北而去。
他们,都成了难民。
几天前,白祈安便融入到队伍当中,跟随着队伍前进。
他背上的剑条裹得很严实,其实很难看出来是什么东西。
披甲士卒是大梁士卒。
在此之前,白祈安独自一人走了许久,跟着这些人走对于他来说有不少好处,一是从中混口饭吃,毕竟囊中羞涩,身上着实没钱。而且他了解到大梁会定时下发接济粮,保证难民不会饿死,二是能够更好的知道方向,大梁的兵卒会指引难民向着本国去,之后如何自有安排。
白祈安别暂且的不说,在某些方面可是很在行的,当年惨归惨,但好歹也熬了过来。
这些日子里,听着身边的人碎碎念念,白祈安忽然意识到青琅镇所发生的一切,对于靠近边关的百姓来说都算不得什么,转念一想,其实两者没法比。
两国交战,最遭罪的莫过于百姓。
这些天来,白祈安想明白了许多事情,也了解到了许多事情。
随着时间流逝,不久后,他们便来到了边关跟前。
一道城墙巍然屹立,蜿蜒绵亘;但却烽烟飘渺,斑痕累累。
大门破败,周遭乱石密布,地面之上还残留着许多碎布破甲,断剑长矛,以及一些以肉眼可见的斑驳血迹。
虽未曾亲眼目睹,但也能想象到当时的惨烈景象。
许多人见此,哀声怨道,叫苦不迭;
“你是自己一个人吗?”旁边,有个人拍了一下白祈安肩膀,询问道。
白祈安点了点头,那人轻叹一声,摇了摇头,看着白祈安,有些同情,又开口:“年纪轻轻就遇到这种事,也是个可怜人啊…”
白祈没有说话,只是环顾四周看了一圈,之后便低着头,默默地向前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