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仙,人依山而居,继虞所遗,用近500年之功铭夏连山;
神,民祭祀祈福,承夏泰半,以超500年之力书商归藏;
道,表为事物运行之轨迹,眼可见、思可至;
里为终而复始之源力,触不及、莫可名状也。
易,上日下勿,上古时,勿字乃象形衍化,为一人躬身跪拜祭祀太阳,求道之源、寻解道之术也。
庄静安听得似懂非懂,盘膝于山巅悬崖边背对自己,面朝东方迎接冬日初升的师傅已不再开口。
平台到山顶独一根苍松树干,斜斜向上,左山壁右深渊,稍不注意脚下一滑就十二年后又一条好汉了,他自己可上不来山顶,全由二师兄代劳,好在改扛为提,但庄静安觉得自己脸皮有些泛红。
不过,不妨碍他欣赏各位师兄的仙姿。
大师兄手握剑鞘纵身一跃已至松尖,一眨眼人便不见了;六师兄依旧一身白袍背着古琴沿着树干缓缓而行,瞧着极稳当;至于自己和茶茶全凭二师兄帮忙,一手提一个,足点崖壁树干几次也上到山顶;四师兄李丹殊捧着那只紫皮葫芦最后到,没看到他怎么上来的;至于师傅,他好像一直在那里。
据说五师兄鲁烨早几年就下山寻道去了,三师姐嘛,没人说,他也不敢多嘴。
“静安,你上前来。”
庄静安走到师傅面前,学他盘膝而坐面朝东方。
举目远眺,前方一山分两半,中有一缝隙,正是他曾经到过的一线天。
“放空身心,仔细看。”一只手掌覆于庄静安头顶。
一线天像一道竖直的黑线,有一丝微光透缝而出,下方河水涛涛,光似有生命般缓缓上移,越来越亮,至山腰时已十分刺目。
庄静安忍不住双眼半闭。
“睁眼!“
庄静安努力睁大双眼,盯着那道亮光,不一会儿便泪珠滴落,他不是哭而是实在控制不住,而此时,那道光已到对面山峰,一轮冬日跃然天际,瞬间红云漫天、霞光万丈。
“细观那山、那树、那水。“
庄静安看向对面群山,咦!?山体初观时黑如浓墨,再看却有极细极淡的绿色蕴含其中,丝丝缕缕或直或曲,初看时静止不动,多看几眼那绿色竟然向上流动,整片群山像一帘浅绿色的倒流瀑布。
再看那山下之水,浅碧含白,如一块极品的翡翠玉石,几点朱砂色混杂其中。
“恭贺仙师喜收爱徒!“一道千人齐颂的声音从对岸半山镇传来,风传佳讯、万木俱伏!
山巅上其余几人,齐齐躬身行礼,“恭贺师傅/师公喜收爱徒!“
老道士腾身而起,放声大笑,笑声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山峰林间回荡。
“同喜!“
庄静安跪正叩首,“弟子庄静安谢师傅收我入门。“
老道士一捋白须,开口道:“为师本姓朱,号连山,师门传承久远,本为一群志向相投的寻道人,不耐凡世隐于山林,借万事万物为引寻入道之机,后历无数岁月,直到唐时有一大能隐士,号游岩,建此山门,取名半仙道藏,后又觉仙字太过,改为半山。“
说到此处,连山道人指了指半山镇,又道:“那处原为一片荒野,我派迁居于此后,乃跟顺从道之人所建,后人传承至今,先道祖师心存怜悯,传下我派入门道法,十年一测十岁以下孩童,择有缘资佳者入外门。“
“你二师兄便出自半山镇,一路勤修开悟方入内门,镇中之事由他打理。“
“今日,你跨过外门直入我半山,赐号归北,你应知我意。为师方才已传你观万物气色之道,往后靠你自悟,我需闭关静修几年,便由你众位师兄代为传道。“
说完,不等庄静安发问,又一次施施然不见了,一如初见时那样,庄静安有些无语,刚才只顾着看景,除了眼睛被阳光刺得流泪,啥也没悟到呀,这可怎么办?
庄静安的目光在几位师兄身上来回溜,也不知道谁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