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吃过午饭,老妈就催着我出门,连碗都不让我洗。
我换了身衣服,出了小区,慢悠悠地闲逛。往年回来,我都是呼朋引伴,不夜不归,今年我真没这个心情,陈秀丽最近忙得根本找不到人,她在电话里警告说下周才有空“召见”我。
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地,树荫下也燥热得呆不住,我逛了几家店,除了被热情的导购包围,一无所获。
没办法,我钻进了陈秀丽推荐的一家美容院。中午时分,店里没什么人,我点了一套耗时最长的项目,迷迷糊糊地睡了两个小时。最后做指甲的两个小姑娘看着我的手和脚,有点惊讶,“大姐,瞧瞧您这脚都能拍广告了,可您这手,真像劳动人民!”
我根本就是劳动人民嘛!
从美容院出来,我琢磨着怎么耗掉这个下午…
来开门的姚阿姨冲我点点头,“快进来,小沈,今天天可够热的!”
我进门,把手里的一盆茉莉花递给姚阿姨,取出鞋柜里的一次性拖鞋换上,这才开口,“姚阿姨,这个时间方便吗?”
四十多岁,健硕的姚阿姨笑呵呵地,“方便,方便,这两天小杜忙,坐一下就走了,你来了正好陪陪老杜!”
小杜--杜若谦,这两天是挺忙的,我的脸微微有点热。
我洗完手,来到连着客厅的阳光房,一个满头白发,身形瘦削的老人正坐在小凳子上,认真地用铲子把花盆里的土从小花盆挪到大花盆,我走到老人身边坐在另一把小凳子上,拍拍老人的手,“杜伯伯,我是小云,我来看您了!”
老人没有反应地继续忙碌着,我看着老人汗水淋漓的脸,抽了张纸巾,轻轻地给老人把汗水擦干净,老人还是没有反应。
姚阿姨端着我带来的茉莉,递给老人,“老杜,看,这是小沈给你买的花!”说完,把花盆放在老人手边,老人看见了,放下手里的铲子,端过花盆,一使劲把花倒在地上,空干净盆里的土,又开始把地上的土铲进花盆里,幽香、洁白的小朵茉莉花被一块一块的土压住,转眼间就没了影踪。
杜文斌杜伯伯,杜若谦的爸爸,七年前被诊断出了老年痴呆症,现在已经不认识身边的任何人了,只是每天坐在那,把花盆里的土从一个盆里铲到另一个盆里。日常的生活也不能自理,吃饭需要人喂,还要提醒,否则就会把饭含在嘴里不咀嚼。洗澡需要人帮忙,小便失禁,大便需要人定时按在厕所。
杜伯伯现在住的这处房子离中心医院只有两条街,和杜若谦的宿舍隔了一条小马路,能找到这处房子多亏了无所不能的沈凌云。杜伯伯确诊后,自然不能再一个人住在偏僻的地质大院,那时也是杜若谦工作最忙的时候,分身乏术。沈凌云的一个客户正好用这处两居室的房子抵债,沈凌云一看,离医院近,又是一楼,马上叫杜若谦来看,杜若谦什么都满意,就是手头没那么多钱。沈凌云二话没说,当即同意收下房子,按病房的标准装修好,把钥匙交给杜若谦,“赶紧让杜伯伯搬进来,钱你慢慢还给我吧!”杜若谦安顿好杜伯伯,开始没日没夜地挣钱,当时张娜正闹着要出国,杜若谦头上华发渐生。
两年以后,张娜去了加拿大,杜若谦的钱还清了,杜伯伯也开始渐渐不认识人了。
杨淑英阿姨虽然早就和杜伯伯离了婚,知道情况后,和现在的老公,省卫生厅退休的李仲仁厅长说了,李厅长帮忙找到了姚阿姨。姚阿姨已经在杜伯伯这里呆了五年了,非常能干,当然,工资也比一般的保姆和护工都高。
我每次回来,都会来看看杜伯伯,和老人聊聊天,聊聊我们生活里共同拥有过的人和事,今天也一样,仍旧从那天说起,“杜伯伯,我还记得那天,那天你们刚搬来!”
那是八月末的一个星期天傍晚,我从姥姥家吃完饭回来,刚从沈凌云二八自行车的后座上跳下来,就被脚下的一个小板凳绊得差点摔了一跤。小板凳正放在我们家楼门口,微黑的天色中没看见。
我“啊呦”地大叫一声,“谁家的板凳啊?怎么放这儿了?”
一个人恰好从楼道里走出来,昏黄的灯光中看不清脸,低声说了句,“对不起!”拿起板凳,转身上楼走了。
我和沈凌云嘀咕着到底是谁家的板凳,也上楼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