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长江行第11集江滩上的春天 2019年7月14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长江行摄制组记者唐雨晗来到西藏省昌都市江达县境内走访了邓科乡直巴村牧民的牧场和当地野生生物环境后,本集记者唐雨晗继续西藏省昌都市江大县邓柯乡的走访。西藏省江达县以四川甘孜市石渠县,德格县,白玉县隔长江相望与青海省玉树市西藏昌都市贡觉县,昌都市卡若区相邻,海拔3650m。江达县县城距成都1070km,西藏省会拉萨市1170km。区划面积1.3万k㎡现有人口约7万人。县城住觉不沟与长江汇合处的江坝镇。四川,清海,西藏三省交汇处的藏东门。川藏公路317国道过境36km.县委书记邓文昌,县长汉语名杨昂希。由江达镇,岗托镇邓柯乡,岩比,卡贡生达,凉溪镇,宇嘎,青泥洞,汪不顶,德登同普,波罗各乡镇组成。本集摄制组在邓柯乡走访青稞村,岗托村。邓柯乡距县城83km,区划面积32.49k㎡现有人口约4100人。青稞村是全乡位于长江边上最大最美的村庄。总共有350户,四千多人,与四川甘孜市石渠县洛须镇隔长江相望,有钢筋水泥大桥相连。记者与邓柯乡乡长肖军来到桥上,肖军对记者讲‘这座桥梁建于2017年是四川进入西藏的第一座大桥,长338米宽9米,双向两车道。人们依靠长江江滩河谷温暖的气候优势,发展农牧业,交通,旅游业,生活越来越好。青稞村海拔约3km,江滩地势平坦,江水缓缓流淌在群山环抱中,润泽着田野养育了世世代代的邓柯乡人。记者在村里路遇村民邓嘎对记者讲‘我家里种有七亩青稞,全村三千多亩耕地都在长江边以种青稞,土豆,牧草为主。长江每年10月到第二年三月,冬季江水清澈,夏季雨季涨水时候,江水变得浑浊有泥沙。我们青稞村的村民以前挑江水喝,自2000年以后我们就喝上了自来水。我今年58岁,有两个女儿在江达县城工作。全村三百多户政府集中安置户,家家户户不单是种青稞也外出到江达县城打工,从事建筑业。记者在村子里采访在邓科乡水电站工作的村民兰西,他对记者讲‘我家在村子里租了一个店铺开办超市,由妻子邓措在经营。主要是从四川的甘孜,青海西宁市进货,以零售日用品和食品为主。家里正在准备建新房已经平整好两百多平米的地基。全村集中建有联排别墅。青稞村环境优美,家家户户绿林掩映,每年植树节村民都要上山植树。2014年以来绿化造林达到25万棵。以前沙尘灰尘多,气候干燥影响村民的出行和生活。如今邓柯乡绿树成荫,环境空气质量都比以前好了许多。2018年建了育苗大棚年巴村苗圃园,马扎西对记者讲‘我们苗圃园主要是种育云杉树苗,是江达县林业局扶贫开发的项目。一棵云杉苗,从从种子到出苗需要三年才可以移栽到山上。云杉固水耐寒保土固沙,适合高海拔栽种,生命力极其旺盛。目前年巴村苗圃园共育四十多万株云杉苗。长江边的宽阔的江滩种植了成片的云杉,苹果,黑桃,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旅游效益多赢。记者第二天沿317国道向东来到江达县邓柯乡的岗托村,这是一个人口集中的村庄,长江在村子的峡谷间奔流而下。村子建在江边坝上与四川德格县隔长江相望。全村已经通水通电通路,有一百多户人,五百五十多亩的耕地,种土豆青稞也养牦牛。村上建立了水泥水渠引雪水和泉水做自来水,天然清洁,人畜灌溉庄稼共用。村子依托317国道过境优势发展大货车运输业从成都拉货到西藏昌都各县。采访村里的大货车师傅吉多对记者讲‘家里以运输为业跑四川成都到西藏昌都317国道线路,在家里手机接单,拉日用百货钢材等,每次过家门回家休息两天。每个月一个来回需要六天。一趟下来有约3000元的收入。每个月跑两次。全村有二十多户大货车专业户。’记者在村子里还走访了卓玛家装修绘画色彩鲜艳的藏式风格的旅店,有五个房间每人每晚70元。大多是从成都到昌都过往的师傅。主人吉卓玛,今年29岁,在江达县林业局工作。家里正在为她准备即将在江达县城举行婚礼的首饰衣服和食品礼品,水果。全家人两个哥哥,三个姐姐都已经安家。他的爸爸马仁慈在家里种地,想到即将出嫁的小女儿很是不舍。’在即将离开邓柯乡的时候,记者为村民依靠长江,依靠317国道和得天独厚的天然生态环境和自己的勤劳智慧建造了自己美丽幸福的家园而祝福。祝福吉卓玛爱情甜蜜,婚姻幸福,家庭美满,祝福邓柯乡人民的美好未来。下一集长江边上好地方摄制组记者唐雨晗将继续西藏省昌都市境内芒康县的走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