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让阿通弟弟跟着去吧。”嫂子给阿通讲情。
一听嫂子的话,阿通也不管爹答应不答应,挎着一个竹箕就跑了。
“要听话,不许乱跑!”陶渊明对着阿通的背影喊。
“知道了,爹,我一定听话。”阿通边跑边喊。
“慢点,等着我们一起走。”嫂子喊。
“好的,我等着你们。”听到嫂子的喊声阿通这才住下等着大人们。
南野是山脚下的一片荒草地,把杂草连根除掉,把乱石捡出来垒成墙防止水土流失,然后把土地整平了便是良田。开荒看似简单却是个力气活,可以说是九分汗水一分收获。
阿舒和阿宣哥儿俩力气比较大,负责搬石运土。阿通力气小但是腿脚轻快帮着往外运杂草,其他人负责翻土除草。阿通干得最卖力,大人铲除杂草阿通用竹箕往外运,不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
嫂子怕他累着,不停地提醒慢一点,阿通嘴里应着仍然一溜小跑地挎着竹箕运杂草。干着干着阿通脚步慢下来,嫂子过来接阿通手里的竹箕说:“看,累得满头大汗,歇会儿吧,擦擦汗水小心伤寒。”
“怎么样,草鸡了吧?说让你慢点还不听,干这么点儿活就熊蛋子了。”四哥阿端朝阿通做个鬼脸。
“谁草鸡了?你才熊蛋子呢!”阿通嘴上还是不服气。
“不草鸡接着干呀!”三哥阿雍激将阿通。
嫂子说:“不听你哥哥的,阿通弟才多大,干这么多活就很了不起了。爹,让五弟回家去拿水吧,出汗多了要口渴的。”
“好吧,阿通你小腿儿轻快回家拿水吧,快去快回。”陶渊明说。
“好的。”阿通高高兴兴地回家拿水去了。
陶渊明直起腰,拄着铁锹,看看阿通轻快奔跑的身影,心里叹道:“无忧无虑,童心可爱。”
阿通去的方向,有一个少年的身影急速走来,阿雍和阿端看清来人是阿文。阿文远远地喊:“先生,先生,开荒也不喊我一声。”
“阿文?……”陶渊明不知阿文来做什么。
“先生,俺娘让我给您去送酒。”
“送酒?”陶渊明问。
“是啊,俺娘说,等三月三文人聚会时您好喝的。”
“三月三还没到呢,你娘就是想得周到。”
“听师母讲您来南野开荒,所以我带着锹来了。”
“你在家里多帮你娘做活,她一个人很辛苦的。”
“先生,这几天我家没有什么事做,我家没有田地。”阿文说着已经抡起了铁锹,这孩子虽然年少,但是做农活很有架式。
“好学如颜回,好农耕如樊迟,孺子可教也。”陶渊明赞叹道。
“爹,您歇会儿吧。”阿舒媳妇说。
“好,都歇歇吧。”陶渊明也觉着累了。
“我们年轻,您先歇歇吧。”
“都歇歇,有的是时间干。”阿舒说。
于是大家都停下手里的活,到树下歇息。
陶渊明的妻子和阿通送来了午饭,大家都集在树下准备吃午饭。
“娘,没有给我爹带酒吗?”儿媳妇问。
“还能不带吗?不带酒你爹的饭能吃进去吗?”
儿媳妇盛上饭先端到陶渊明眼前:“爹,我再给您去拿酒。”
“你们先吃吧,上午太累了。吃完早点休息。”陶渊明接过饭放在眼前。
儿媳妇把酒递给陶渊明。
“你吃吧,我先躺会儿。”陶渊明斜倚着身子半躺着。
“老头子,这滋味比坐在县大堂上怎么样?”妻子奚落陶渊明说。
“身累不是累,心累才算累。”陶渊明倒是很自在。
“很舒服吗?很舒服躺着捶腰干什么?”妻子看见陶渊明在捶腰很心疼,接着抱怨说,“哪有你这样的读书人,有官不做喜欢种田!”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古代贤者避世之士,荷条丈人、长沮、桀溺,他们怀抱清高之志,隐于乡野山村,躬耕自食;我要做他们的弟子。”
妻子不再辩解。陶渊明自斟自饮,自得其乐。
阿文看见先生十分惬意,便问:“先生为什么做官不如耕田开心呢?做官衣食无忧,耕田常常衣食无着。”
“你看看林中的鸟儿,快乐不?它为什么快乐,自由;再想想笼中的鸟儿,虽然有人供给食物,也不用担心天敌的伤害,可是有哪只鸟儿喜欢呆在笼子里?没有自由啊!”
“先生是要保持一份天性?”阿文象个成人一样思考问题。
陶渊明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敲着酒杯轻声吟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午后,又加上陶渊明的妻子,人手又多了,劳动的效率也就更高了。
南野这片新垦的田地,陶渊明种了豆。新垦的土地旧草除了根新草又疯长起来,要经过几年的精心耕耘后才能成为良田。第一年播种,杂草比庄稼长得还要茂盛。除草就成就了首要任务。每当栖在桑树上的公鸡啼鸣时,陶渊明就带着家人去南野锄草。日落西天,村子里炊烟直上时才能收工回家。望着暮色中轮廓模糊的村庄,拖着沉重的脚步,犬吠声从深巷中传来,村里人家的窗户已经透着淡淡的烛光,月光把人影拉长后铺在两旁高草的狭道上。
邻居来告诉陶渊明,西畴的稻田好灌水了。
陶渊明又驾着一叶扁舟,飘飘悠悠到了西畴。
西畴是另一番景象,水稻长势喜人。阳光下的稻田,露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像是一方织锦上点缀着无数的珍珠。微风轻拂,绿油油的稻田如同碧波荡漾的湖水。稻穗刚刚秀出,嫩嫩的像襁褓中的婴儿般可爱,让人想亲吻一下。
溪水汩汩淙淙欢快地流进了稻田,陶渊明站在田埂上,欣赏着清水在滋润稻禾的情景,有母亲哺育婴儿的温馨,这使他沉浸在自由与幸福的快乐之中。
喝饱了水的稻田,阳光下泛着新绿。看看这绿,既不是浓得化不开的墨绿,也不是淡得经不起风吹的嫩绿;这是泛着油光的翠绿,这种绿让人心醉。陶渊明自语道:“稻穗初秀,翠色染人。清风送怀,洗尽胸中污秽,好畅快啊!”
夜幕降临,弯月东升。田野里一片静谧。月光与流水谱成了无比动人的旋律,这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是天籁之音。
扶着竹杖,伫立在月光下的田埂上,欣赏着大自然的杰作。陶渊明感到悦耳清心,自己的性情和心志都得到了净化的升华。心想,自己从小苦读圣贤书,而且也拜过德高望重的老师;可是又有谁能像流水给我这么多的教诲与启迪呢?
智者乐水,孔子每逢遇到水都有所悟,流水胜过我所有的老师!
春天轻轻地走了,夏天又悄然而至。这个夏天来得特别安详而宁静,等农夫把锄头挂起来以后,这才觉察到已是孟夏季节了。
看看南山,山下的村落和豆田染成了一幅浓墨山水,灌了水的稻田,稻禾在明镜似的水面上随风摇曳,像是跳跃的诗行。
细雨随着微风潜入山林、村落,把浓绿的草木滋润,于是这绿浓得如同要流下来似的。湿漉漉的空气包围着村落,村落也变得悠闲而慵散。
农舍里的炊烟扭着旋儿升起来,摇摆几下就被湿润的水气压下去,消失了。栖在桑树上的鸡把头藏在湿漉漉的翅膀下睡觉,黄狗蜷缩在窝里即使有陌生走过也懒得理睬。
男人们喝完酒以后,顺势一躺就打起了响亮的酣声。勤劳的女人做着手工活,好做饭了到菜园摘回菜来做饭。
村落边那个独立的农舍便是陶家的田园居。枝叶扶疏的桃李榆桑环绕着这个农家院落。与人和谐共处的是树上的群鸟,晴朗的天气,鸟儿们日出时欢噪而飞,日落而归。逢到雨天便躲在茂密的树叶下,像呆在家里的主人一样清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