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七月,杜甫的忘年交成都尹严武应诏入朝。杜甫送严武一直送到绵州,遇上西川兵变,徐知道在成都造反,无奈杜甫只好到梓州(今四川三台)投奔梓州刺史章彝。
后来蜀川形势严峻,严武任东西川节度使,杜甫才重新返回成都百花潭草堂。返回成都的船上,妻子说:“夫君,咱的草堂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我们离开已经三年了,这三年兵荒马乱的……”
“夫人,我不是说过了,已经托人修葺好了;我倒是担心临走时栽的那四棵小松树。”
“你的小松树能比咱的草堂重要?草堂毁了你能搬到松树上去住?”
杜甫不管妻子怎样说,还在唠叨他的松树:“刚栽的时候也就是三尺高,象四个孩子一样面对面地站着。三年了,只要不拔出根来,能活着就行。”
船到百花潭,妻子喊:“子美快看,草堂好好的。”
“啊,终于到家了!”
邻居早在岸上等着杜甫一家人回来,有黄四娘和她的儿子,有张老汉一家。
“先生回来了?”
“杜家嫂子回来了?”
“老哥,四娘,三年没见面了。”杜甫跟岸上的人打招呼。
船靠岸,众人帮着搬东西收拾草堂。
黄四娘把杜甫推到一边说:“你身子骨不壮实,靠边站,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
听着黄四娘的话,众人都笑了。
黄四娘说:“您那手啊,可不是用来干粗活的。”
有人说:“四娘,你干粗活,让杜先生绣花好了。”
大家一边说笑一边干活,很高兴地。
杜甫看看四棵松树,长得很茁壮。
草堂里长出荒草,水槛和小船都已经破烂;只有松树显露出勃勃生机,使杜甫感到一点安慰。
清风吹拂着松叶,带来一丝寒意。
杜甫说:“我这把年纪,看不见你们长成参天大树了。我四处漂泊是无根之木,你们是有根之树。唉,有情绪就写写诗,别的什么也不要去想了;也不要羡慕你们千年之后耸立云天的英姿了。”
妻子过来喊杜甫:“子美,犯什么傻?都收拾好了,进屋歇歇,派人备些酒菜,招待招待大家。”
“好的。”杜甫安排人去置办酒菜。
晚上,众邻居饮酒叙旧其乐盈盈。
听说杜甫回到百花潭草堂,严武便带上礼品轻驾简从来到草堂。一是来拜访老朋友,二是来邀请杜甫到成都府上任职。
对于严武的诚意相邀,杜甫也没做多少谦让就欣然接受了。
回到府上,严武立即表奏皇上举荐杜甫。
正是边境用人之时,皇上准奏,任命杜甫为署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成都的夏天特别炎热,严武的幕府临近江边,江风飒飒,幕府里凉爽宜人。这一天,严武大设宴席,请宾客来观看骑兵试用新旗帜。
演练的场面气势宏大,阵营整齐,鼓声雷动,战马驰骋,杀声震耳。
宾客都叹服严武治军有方,不逊于当年的李靖。
演练结束,宾客及幕僚将士都入席开怀畅饮。杜甫激动不已,觉得有了用武之地,可以在严武的帐下,把自己积储多年的才能发挥出来。
宴席散了,杜甫意兴未尽,跨上一匹战马直奔草堂而去。
杜甫扬鞭策马沿江边飞驰而下,耳边飕飕风响,夜空中星星如流矢般迎面而来。
杜甫抽出佩剑,舞着剑花拨打着“敌人”的飞箭。路边的野草与低矮的灌木丛如同埋伏的敌兵。杜甫一声长啸纵马挥剑,单骑踹营,气势无人能抵,杀得酣畅淋漓,“快哉快哉!”接着唱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忽然,马失前蹄,杜甫一头栽下来,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野外,战马仍在身边不住地踱着步,“咴儿咴儿”地叫。
杜甫坐起来,试试右臂已不能动了,用衣带把手臂包扎好,然后吃力地跨上战马,慢慢地赶回家。
这一年蜀川大旱,谷物不收,课税繁重,徭役迭出,百姓不堪忍受,时有铤而走险者,牢狱囚满为患。
作为严府的节度参谋,杜甫向严武进言,应该由严武亲自主持重新审理狱讼。除犯死罪者外,其余犯人一律赦免,回归田地。这样百姓怨气消减,和气上升,天降甘霖,五谷丰登,百姓乐业。
严武以为杜甫是书生之见,现在边患未除,内患未尽,必须屯足粮草,使兵强马壮;对于乱民必须绳之以严刑峻法,确保治安。
两个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悻悻而散。
后来杜甫又写了《旱说》提出实行仁政,“愚以为至仁之人,常以正道应物,天道远,去人不远。”的主张。但是,终不为严武所采纳,杜甫心中不快。
虽然严武与杜甫是世交,两个人又是多年的密友,且又在京师同朝为官过;但是,因为政见多有不同,所以二人在语言上常有互相刺激,关系也就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更何况严武有父亲严挺之的荫庇,少年得意,仕途很顺利,为人傲慢,刚愎自用,威严暴戾。镇守东西两川,肆意逞凶,恣行暴政。
有一次梓州刺史章彝触怒了严武,被严武竹杖打死,没人敢求情。章彝曾在严武幕府供过职,是严武的部下;所以,杖杀章彝后,蜀地的官吏没有不惧怕严武的。
顺严武心意者,动辄赏赐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