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山色明净,云雾疏薄,一条飞瀑自山间飞落,落到清澈的潭水中,激起阵阵水花,又有些水流从石缝中流过,汇成一汪碧溪,潺湲而下。
有两人自满地落叶间走过。
当先的一人一身青白儒服,头戴端甫,蓄着几缕短须,面有忧色,问道
“中秋盛会已近,不论结果如何,天下形势都将变化,只怕于文道愈发不利。各大宗门面上亲和,余下门派却纷争不断,然则如此争斗之下,武林英杰并起。武势越盛,文运愈衰。虽则形势越发不妙,文心书院却按兵不动,是否已有良策”
其后的一人面目清朗,身着玄色深衣,外罩红绡,头顶华缨玉冠,行动间素带当风,笑道
“文道与武道根源不同,强求无用,不如顺其自然。时机到了,有识之士自会应运而生,子璋兄不必忧怀。”
徐子璋听罢,想到崔怀瑾的话中所指,也跟着洒落一笑,心头阴云尽去。
“罢了罢了,今日我山中招收学生,子璋可愿与吾一同去看看。”
崔怀瑾颔首,道“固所愿尔。”
两人转身,往山上行去。
山风吹过,草木摇落,树叶纷纭而下,一叶红枫坠落在溪水上,悠悠而荡。
山脚下,有人伸手拨开落叶,捧起山溪,喝了几口。
水滴溅在脸上,沿着瘦削的下巴滴下,在深色的裌衣上泅出一道水痕。
行人抬起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庞,唇色浅淡,唯有眼尾挑出一抹嫣红。
山高入云,道路绵延,只在半山腰有一座亭子。
慕欢继续往上走,好不容易到了亭中,里面已有两个人在歇息。
一位是面目肃整的儒士,另一名倒像是游山玩水的贵公子。
两人皆抬头看了一眼慕欢。
儒士眉头一皱,随即闭目不言。
另一旁的年轻公子倒是开口问道“小子何所去”
慕欢答道“欲往山中拜师。”
公子又问道“哦,因何学文”
慕欢猜测这两人恐怕是山上的师长,便如实答道“从前为家母心愿,其后因筋脉尽断,无法习武。但我如今非为母愿,非为武途断绝,而是心有所感,欲诉诸笔端。”
那儒士却摇头道“此间人已招满,小子若有心,可去别处看看,未尝不能得偿所愿。”
又似对那公子道“若夫清风朗月之间,山泉幽涧之下,抚琴听音,岂不快哉”
说完起身离去。
那年轻公子道了一声“可惜”,也随之离去。
两人往高处行走,看起来行动不快,片刻后却已经到达了书院前。
山上的学子见到两人,一一问候,却不敢近前。
一直走到山长的住所,崔怀瑾问道“某观其子形如琼枝玉树,又进退有据,虽不知其才力如何,如此拒之门外,岂不可惜”
谢子璋只道“他只怕牵扯进了武林恩怨,吾山门太小,护不得此子。”
又道“一山好友今晚便要前来,若是他愿收此子为徒,也是他的造化。一山居士深不可测,以他之力,定能护住此子,且看他们之间有无师徒缘分。吾在话中已有暗示,若他听得懂,自会前去等待。”
远岫连云,倦鸟归巢,直至暮色四合,夕烟渐起。
明月从山谷升起,掩映在林间,月华流泻,似随着飞瀑自九天落下,清冷苍凉。
山石上不知何时出现一个人。身披鹤氅,头著纶巾,膝上放着一张琴。
其人右手形如风前鹤舞,琴声响起,松沉旷远,恍若巍巍高山。
左手长猱,细微悠长,缥缈如云。
淙,淙。飞瀑四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