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城内的大明宫外,王德顺着走廊缓步走着,这是宫里的规矩,任何时候不得跑步,不得慌乱,以防冲撞了贵人,再说急慌慌的也失了皇宫的气度。
不信,你拿把尺子量一量,王德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尺寸,绝对不多也不会少。这就叫规矩,训练有素的人执行得都很好。
庆阳侯匆匆从对面走来,为了见王德一面,他已经从这里路过了三回,幸好这是白天,要是晚上,就该被禁军关注了。
当时刘文星上任前,担心岳父大人鲁莽粗直,怕他得罪人被人坑,特地把王德介绍给岳父。
为了不引人注目,庆阳侯急道:“唉,他大哥,听说了么,金城郡你兄弟的孩子被人打了,你说我要不要金殿上告他一状,不过是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咱不惧他。”
王德保持着一贯的淡然:“一,您应该叫我王总管,二,这事本是御史的事,不应由你出头,你出头就是纵容子弟,要避嫌。”
一句话说完,王德抬脚就走,从外人看来,这两人似乎就是打了个招呼。
庆阳侯看着王德的背影,嘟囔:“避嫌,我不仅要和他们避嫌,还要和你避嫌,看躲我躲得多远。”
得了指点的庆阳侯,出了皇宫,就让那些个幕僚师爷们找御史的智囊去喝茶,顺便聊聊天。
第二天,朝堂上就被御史们的告状折子淹没了,谁能放弃这大好机会啊,做官的人,谁人不说人,谁人不被人说,不被人说的是窝囊废,谁和谁之间没个仇没个怨的,就算没仇怨,斗下去一个才能腾出空位来,下面的人才能上位啊,这是官场哲学。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位不高,不是正职,但能参与议事,属于实权岗位,到了二品三品的时候,想往前进一步都是很难的。
这是白送上来的把柄啊,内兄开学堂本是光彩之事,可是打死了一个学子,外带伤了一群学子,这就是毁伤国之根本啊,那一个个花朵般的小学子都是明天的国器啊。
御史们一个个唱大戏般地,从尧舜禹汤开始说起,一直说到挖掘国之地基,立国之根本,简直说的平章事就跟造反了一般。
说得后果太严重,连太宗皇帝都听不下去了。“就事说事,众卿们不要引申。”
平章事跪在地上,连连认罪,心中大恨这内兄害死自己,闯这么大祸,竟然没给自己透露一点消息,御史们都逼到头上了,自己太被动,想解释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太宗皇帝挺生气,小孩子都能死在学堂,那为国选拔人才的地方,实在可恨。
结果就是刑部和御史台共同审理此案,那平章事只觉得祸从天降,只希望诸位同僚审理时,能高抬贵手。
刑部和御史台的官员还未到金城郡,常知府已经收到了驿站送来的快报,他拿着快报,眼含热泪,看着青天,扯着嗓子长声短叹地吟诵: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