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妙端回家的几日没有再烧制陶罐,她将家里收拾一番,为自己换了个短打衣裳,稍微束发就独自出发去县里了。
她才不过十四岁,若是刻意打扮,要说是个秀气点的少年倒也说的过去。
一路上很平常,很快就到了姚氏陶行。
姚氏陶行虽然名叫陶行,却并非只是烧制陶器一种,只是对外供应出售的陶器偏多,偶有烧制瓷器的匠人只负责烧制些好看的瓷瓶摆在明处冲门面罢了。
毕竟长源县只是个偏远的小县城,纵然有不少的瓷坊,也不过烧制些次瓷,比不得它南方的衡阳府,那里的瓷场更大更多。
不过姚氏陶行的东家姚斌也算聪明,不做需求量不大的次瓷,反而扩大厂子,做百姓需求多的陶器,县里也就他一家有此远见,因此几年过去了,他做成了全县最大的陶行,而那些一心要做瓷器,或者一会儿做陶器,一会儿烧瓷器的作坊,早已经被他甩的远远的。
陶行分前后,前是前堂,专门接待前来购买陶器的客人,后院是个颇大的院子,两进,最里面一间将许多烧制好的陶罐都存放在这里,次间则是工人住的地方。
真正烧窑的地方还不在这里,而是离它不远的空地。
那里人烟稀少,姚斌便在那里建造了三个窑洞,日夜不停火。
这次宋妙端前来并非就是来烧制陶器,而是找姚斌将情况说明,免得日后多生事端。
她从陶行进去的时候,行内的不少人都注意到她,向她投来好奇的目光。
虽然她是男子穿着,但十三四的男孩和女孩有时候并不分的十分清楚,再加上她举动举止不扭捏,大方得体,如果不是之前她来过一次陶行,这里的伙计也会被她骗了。
不过多是些行内的伙计,至于那些买客,也一并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去,却看不出任何头绪。
不就是个秀气一点的少年,这些伙计究竟在看什么?
但是伙计们可不这样想,他们早就被东家吩咐过了,这个小少年,不,这个小姑娘是他亲自雇来的。
要说姚氏陶行有多少匠人师父,他们是知道的清清楚楚,一位老把头负责掌控炉火,是手头有水准的匠师,一位负责勾勒绘画上色。总共两位匠师。
至于行内其他的工人,那不能称之为匠师,最多叫学徒,再好一点能独立烧制绘制的能被人称上一句匠工。
可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究竟有何本事,居然每月能有三十文钱的工钱!
要知道行内的两个匠师也才五百文一日,其他的一百文到两百文不等。
“你们不知道了,这小姑娘可厉害着呢,上次有些人不在,出外县送货去了,没见到那陶罐做的可真是精致,不然咱们东家会瞧上吗?”有人出声解释。
“我知道,听说王县官的侄子就是分不清这到底是陶罐还是瓷罐……”
本来一件模棱两可的事情,被人一传,意思完全大变。
这是把宋妙端做的陶罐吹上了天,可也是这样有色彩的故事,才能吸引人议论。
“姚窑主现在在哪里?宋妙端想见他一面,和他商量点事情。”她望了一眼堂内盯着她看的掌柜,出声问道。
“姚窑主在里面,宋姑娘跟着我就成。”掌柜的亲自带她往里走,见到了正在隔间看书品茶的姚斌。
“是宋姑娘来了啊,来人,看茶。”姚斌双目一亮,欢喜的吩咐下人端茶倒水。
宋妙端一步上前,微微施礼和他说明了来意。
“宋姑娘只要你愿意,这些都好说,不能独自烧制陶器也无妨,你将陶罐捏制好,只有老把头烧窑控制炉火,不妨事。”姚斌很想留住她,自然很愿意接受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