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长源县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县,每到赶集之时大街上人流如梭,车马难行,就是有马车坐也得下车沿着街道走。
宋妙端和宋父用卖柴的钱,雇了一辆稍稳的牛车,把烧好的陶罐拿到集市上卖。
“这是三十文,给你。”宋父将雇车钱给了车夫,带着宋妙端将陶罐小心翼翼的搬到一角。
宋妙端不解的望着他,问道:“爹,这里的位置不好,赶集的人不会容易看到的,我们为什么不换个地。”
宋父摇了摇头,皱着眉头道:“哪个地方都是定好的,像我们这些没钱交的只能少些位置偏僻的地儿。”
她从来没想过卖个东西还要先交钱买地的。
“三娘,你先坐下,等有人过来,咱们吆喝的大声点儿。”
宋妙端点头应和。
人走走停停,
“大兄弟,你看看吧,这些陶罐都是我们亲手烧制的,不透水,结实的很。”宋父见一个人望这里多看了几眼,便上前热情的吆喝起来。
“多少钱一个?”这人倒也停住了脚步,似乎被陶罐吸引了。
“不多,三十文一个陶罐。”宋妙端欢喜的上前答道。
“三十文?太贵了,不买不买。”这人原本还兴致满满,如今一听要三十文,立刻移开了目光。
“这些陶罐好看又不透水,比起陶坊里的一点也不差。”宋妙端见人要走,忙出声挽留。
那人摇摇头,还是走了。
宋妙端心里一阵难过,这她和爹熬了许多个晚上烧制成的。
因为担心下雨会影响土窑地下的柴火,他们轮流休息。
如今这些结实美观的陶器,居然不值这个价钱。
“三娘别难过,我们再等等,他不买还有其他人买。”宋父见她神情落寞,赶紧出声安慰。
“嗯,我没事的爹。”宋妙端点了点头,微微一笑。
陆陆续续有人走过,虽然对他们的陶罐感兴趣,但是一听到三十文都纷纷拒绝。
“老哥,我说你们这陶罐是卖不出去的。”身旁一个卖胭脂的小贩摆手摇头。
宋妙端一个眼神瞪过去,吓的他一哆嗦。
“二位别误会,我不是说你们的陶罐不好,而是太好了,卖不出去。”
“什么意思?”宋妙端皱着眉头,出声询问。
“你们的陶罐白白的,看着很光滑,和我家里的陶罐完全不一样,说起来确实做的不错。但就是因为这颜色,你们卖不出去的,除非你们愿意把价格定到普通陶罐的价格。”
“你们想啊,那陶罐是用来干嘛的?不就是来盛水,盛饭用的吗,所以它们是不是好看有什么区别,一般人不就是买回去实用的吗,你们说呢?”小贩反问道。
宋妙端面色凝重,她确实没想到,只顾着做好看,想着多赚钱,没想到需求。
“多谢小哥提醒。”宋父向小贩道谢,感谢他开口提点。
小贩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忙道:“我也是随口一说,没什么。”
“爹,我们也卖十文吧,等做出了瓷器,不说三十文,三十两也能赚回来。”宋妙端心里有数,再卖三十文就是卖到明年也不会有人要。
还不如把这些先买出去,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以后做陶罐可就能快多了。
看来她还要学的有很多,有时候一个东西并不是越好,卖的就越多。而是看人的需求。今日她受教了。
小贩看着宋妙端一个娇小的姑娘家,居然跟着出来上街,和大人一起贩卖吆喝,倒也是有懂事的孩子。
不过刚才那一眼可把他吓的哆嗦,明明这么秀气的姑娘家家的,凶什么。
真可怕!
正想着,前面似乎有些安静。
他抬头一瞧,眉头立刻皱起。
宋妙端踮着脚,顺着小贩的目光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