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番外之孔言聿(下篇) (第1/2页)
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此,将还在襁褓里的小言聿,便被一直效忠于云家的丝绸富商,孔家孔万青和他的妻子金佩兰所收养。他们两老还有一个老来得的儿子,仅大南宫言聿两岁。但两老毕竟世代追随云家,对云家心怀感念,忠心耿耿。云妃死后,小言聿在这世上除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父皇,再无亲人。所以孔老夫妇便对小言聿更加偏宠。
南宫言聿自小性子便与其母妃很像,性情温和,温文儒雅,只不过,骨子里多了一些清冷。或许是因为从小身体就不好的缘故吧。大少孔方进五岁便开始习武,而南宫言聿只能日日与汤药为伴,身体稍微好一些的时候,也顶多只能坐在轮椅里,到院子里晒晒太阳赏赏花,读读诗词发发呆。
这样的日子好生无聊,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南宫言聿会逐渐有一种少年老成的气息。因为他打小开始,便是过着这种老人家一般的生活啊。
直至他十岁,孔老夫妇将他的身世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云妃的牌位被孔老夫妇供奉在庆云寺,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每年都会去庆云寺的原因。孔老夫妇还对他说,虽然云妃临别前再三嘱托,务必让他安度一生,不要心怀仇恨,更不要为她报仇,但是无论他作何决定,孔家都愿誓死效随。
然而那时南宫言聿不过才十岁,与世隔绝般的沉闷生活抹去了他孩童般的心性,同时赋予了他心如止水般淡漠一切的老成。所以当他得知自己身世的时候,他没有恨,没有怒,他反而理解母妃舍身护子的心情。那个遥不可及的皇宫,那高人一等的奢华之境,当中有多少无奈,多少悲凉,云妃看破了,看透了,风光过,却也终究为此付出代价。
所以南宫言聿说:“那就随母妃所愿吧。如今我已在此安生,但愿就此一生。”
尽管如此,对孔老夫妇来说,十岁的他也只不过还是个孩子。所以孔老夫妇又苦口婆心道,“殿下虽是这么想,可那皇后的话未必能够尽信啊!这么多年过去她都未曾放心,不仅派人暗中盯着我们,每年还派五皇子过来监察!要知道,那五皇子一出世其母妃便去世了,是皇后将他要了过去,一直对其精心栽培,好让他将来辅佐嫡皇子登上太子之位。所以五皇子可是皇后的人哪,殿下万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孔家虽然家业尚未及富可敌国,但要助殿下重振旗鼓,重返皇朝还是盈富有余的。不过念及殿下如今尚且年幼,再过五年,待殿下十五岁之时再做最后决定吧。到那时,无论殿下作何决定,孔家绝对再无二话,定倾力相助。”
南宫言聿对此约定转身便忘诸脑后。
这样沉闷得毫无色彩的日子,仿佛一眼就能望到头。你以为他喜欢成日钻研诗词歌赋,非也,那只是因为他身子弱,学不了武功,无事可做罢了。诗词歌赋,音律书画,只不过是他用来打发时间的工具而已。他从来就不曾喜欢过这些东西。
直到遇见她。
他第一次知道她,是因一首《早春》。春日阳光下,芸芸青衫,芊芊素手,微风将她带向了他。地上那张薄薄纸卷里,潦草的字迹拼凑而成的一首《早春》,竟令他忍不住多看两眼。
她惶惶抬头,与他四目相对。
他扔下纸卷,仓皇而逃。
那时他并不知道,他心中那股莫名涌动的情绪是为何。但他只想收集她所有的功课,一遍又一遍地看。她的字迹可真丑。她写的每一首诗词,或凄美或豪迈,或伤感或悲壮,却都因了她那手奇丑无比的字迹而毁于一旦。所以他每每端详,皆觉好笑。
那段时日,从小到大跟在南宫言聿身边的李正时常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思绪里,主子最近这是怎么了?竟忽然会笑了,会笑本是好事,可为什么是傻笑……
那一年,他十五岁。她十二岁。
命运终于将她牵引向了他。他将她收做伴读,终于得以日日相伴。
他唤她,夕儿。她听到他的呼唤,总会认真凝眸望向他,漆黑明亮的眼睛里,带着淡淡的笑意。
他和她一起念书,他兴致昂扬,而她总爱调皮捣蛋。他教她练毛笔字,他耐心细致,而她总嫌难学,怎么都写不好。他给她抚琴奏乐,他饱含情意,而她却睡得很香……
从前的日子如死海凝滞,而自从有了她之后,日子如涓涓溪水流淌向前,每一天都过得很快,每一个明天都有盼头。他无法想象,倘若他今后的生命里没有了她,究竟该如何。所以当他知道孔老夫妇暗中将她赶走,还派人将她刺伤时,他向孔老夫妇发了有史以来的第一通火。
孔万青却说:“殿下命中注定将有一劫,此劫虽未可知,但极有可能是因红颜之祸。此女来路不明,爹娘又遭人追杀,只怕她当真是妖祸!看来当初我就不该一时心软,收留那对姐妹!”
南宫言聿一直以来对孔老夫妇甚是敬重,但那次是他头一次搬出皇子的身份,力压他们,逼他们交出解药,否则他将永远脱离孔家,从此与孔家再无半点瓜葛。
孔老夫妇终是妥协。
当她不在身边的时候,他度日如年。当她生命垂危的时候,他心急如焚。喜欢究竟是什么,他读过那么多诗词,满腹经纶也无法说清道明。他只知道,他不能没有她。
那夜花前月下,他终于问她,是否愿意追随他,跟他去一个与世隔绝之地,从此隐世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