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楚平道阳城,原后楚最繁华的城池,靠在临江边上,水路极为畅通,商贸往来,自是络绎不绝。贩夫走卒,平民百姓人来人往。一座城,竟有六十余万人,放眼天下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城了。后楚的商贾世家便多在此聚居。
要说这世上,聪明人还是多的,当年安国才出兵后楚,许多人便做好了后路,一边向楚皇表忠心,大义凛然道,誓死不当亡国奴,一边又向安廷暗自来往,互通消息。
安楚之战,楚国境内狼烟四起,倒是这里,反而成了楚地仅有的乐土,一派歌舞升平,丝毫没有国破的景象。
入夜,阳城灯火通明,街道上彩灯环绕,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又是太平盛世,宵禁也成了摆设。
威武的城墙东门,有一辆不起眼的小马车停在边上,一个山羊胡子老者掀开马车帘子,不停张望着,显得有些着急。
马车中,还有一个身体肥硕的胖老者,闭目端坐着,笑而不语。
要说这两人在阳城,可是不得了的大人物。
山羊胡子老者是阳城明远商号老掌柜,搭上了安廷户部钱老尚书的关系,平日里书信往来密切。
虽说每年都要掏出一笔不菲的孝敬,但这对后楚遗民而言,可是一张了不得的护身符,甚至出了这后楚之地,到了中原腹地,也是少有人敢招惹的。
这钱老尚书,当朝元老,二十多年前便入了阁,又深的新老两位皇帝的宠幸,可谓是权势滔天。收起各世家大族的好处来,丝毫不曾手软。
加上他又是吏部尚书的授业恩师,更加的肆无忌惮。进京为官的世家子弟,谁敢不掏出一笔孝敬费。
当然,也是有不信邪骨头硬的,或是占着自家势力,或是觉得自身大才身正不怕影斜,不肯低头。
然而,这些人却都受尽了苦头,多半在京中备受排挤,数年呆在清水衙门不得升迁,郁郁不得志,灰头灰脸的被撵出京城。
朝中恨他入骨的也数不胜数,这些年来不知多少人参奏过他,却始终了无音信,他就一直笑着的站到了如今。
因为他皇帝背地里不知挨了多少人的骂,都称他为安国第一奸臣钱剥皮。
另一位肥硕老者,虽说是楚地官员,但他善于阿谀奉承左右逢源,为人极为奸滑。楚国被灭,他却任然得到器重,阳城太守的交椅稳稳的坐了三十年,依旧不见丝毫动摇。
远处一辆马车,正向东门缓缓行驶过来。
马车之中有四人,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个中年剑客,着一身青衣,端正坐着,一柄三尺长剑平搁在双腿之上,闭目静坐无丝毫波动,虽是面容普通,却自有一股威严气息。
在剑客身侧,坐着一位背有些驼的干瘦老者,眼神有些浑浊,捧着本书,费力的看着。
另有一对少男少女,看样子年纪都不大。
少女年纪大一些,约莫二八的年纪,长发用彩带扎了披在身后,柳眉微微倒竖,虽穿一身红裙,却显得英姿勃发。
少年一身白衣文士打扮,苦着张脸,双眼贼兮兮的左右打量,偷眼瞧着三人,可不正是楚当归那小子吗。
马车接近城门,停了下来。
青衣睁开眼,提剑下了车。
城墙下等候的两位老者见马车停下,赶紧向前准备行礼。青衣剑客却对两人摆摆手,道
“不必多礼,还有我现在为一介草民,叫我先生即可。”
山羊胡子老者赶紧点头应是,肥硕老者则是向前一步,身子微微弯曲,笑着拱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