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巴伦城在东山郡东南之地,是郡内二十四城之一,虽然地处偏僻,却是闻名在外,从城中向东一望,便能看见耸入云中的山峦,那便是东山了,郡名由此而来。
城中一代又一代的百姓对这东山有着深厚的情感,它像慈父一样,拥怀着巴伦城周围,供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百姓,追溯巴伦城的历史,便是成长在东山丰厚的物产之中。更重要的是,东山让城中百姓免受大海的巨浪与狂风的侵袭,向北五百里便是瑞亚城,每过几年,游方之人便会带来传言,瑞亚城又遭到了海浪或飓风的袭击,百姓失所,城摧屋坏,苦不堪言。
往日肃然的城北区,今日却是喧闹异常,府衙所在的中央广场被人群淹没,还有更多的人在向城北涌去,从天上看下来,像是在向食物聚集的蚁群。
城南是商业繁华所在,平日热闹的很,今天却只有零零散散的商户在看摊,显得意兴阑珊,有的商户干脆扔下摊子,赶着去凑城北的热闹。
一家早餐铺子上,摊主焦躁的看着唯一的食客,一会又抬头瞅瞅北边。这青年食客书生扮相,中等身材,一张脸普通至极,实在没什么可多说的,除了脸上的一丝木然。他在那认真的吃着一碗豆花。
丽野国民风古朴而自信,官吏多廉洁而多才,百姓守法却不懦弱,大多数的丽野人脸上都洋溢着阳光一样炽热而温暖的笑容,所以这青年书生脸上的木然,有些突兀与显眼。
“这位公子,不知您还需要点什么?”摊主人终于耐不住性子,和青年食客搭起话来。
“不用了,这些就好。”青年说起话来,就像自己那张脸,没有多少情趣,平淡至极。
“公子,跟您商量个事,您也知道,今天是百工榜开榜之日,我着急去看看热闹,您一会吃完东西,把钱放在桌上就行,我先去城北,您看如何?”提到百工榜,摊主人脸上有着一股子热望。
“好,吃完我自会离开。”
“得了,谢谢您了,哈哈哈。”说着,摊主人一扔手里的布巾,小跑着去了北边。
百工榜是整个丽野国的盛事,二十年举行一次。相传,千年之前,当时的丽野国主申康大帝,乾坤独断,创立百工榜,下诏国内,百工技艺,皆可应试来为国效力。文臣武将一片反对声,认为百工杂技,怎能和文武之道相提并论,一起治理国家。申康大帝只说了八个字便定下了这百工榜的制度,“百工技艺,皆可入道”。自此,丽野国人不再竞相投身书卷与行伍,而是百花齐放,百工百业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也造就了今时今日丽野国一片繁华的盛世之象。
百工榜的考核是以城池为单位举行,每榜取前十名,百工便是千人,各榜的首名要去丽野国的皇城永辉城听用,而各榜第二名则要去本州州城任职,第三名去本郡郡城任职,剩下百工榜的七百人则留在本城之中,成为城中官吏阶层的新鲜血液。听起来百工榜取人很多,但和一城人口动辄百万的数目相比,可算微乎其微了。
一入百工榜,变为人上人,这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了,不仅能加入官宦之流,出入官府,在本城本行之中也是翘楚与领袖,难怪牵动了满城百姓的心弦。
这青年食客,名叫王远,虽是书生打扮,也确实读过几年书,参加百工考,应的却不是文举科,而是画工科。
王远读书不求甚解,即便应文举,也只能不第。他沉迷于作画,如痴如呆,好像脑髓被这作画抽去了七分,沉默寡言,面目显得有几分呆滞,脑中却比普通人灵光几分,胸中所思也开阔几分。
王远虽参加了百工考,却对做官没有太大的兴趣,考中之后虽然名利加身,但是却容易耽于俗务。他看重的是百工榜首能够前往永辉皇城的机会,传闻,这丽野国数万名的百工榜首,会在永辉城进行第二次的考核,优秀者将有机会习得更高的技艺
喝完最后一勺卤子,扔下三枚铜钱,王远慢慢踱步向城北而去,无论是摊主人,还是王远,抑或街边的任何一个行人,都不会在这三枚铜钱上打什么鬼主意。路拾千金而不昧,这就是丽野国人,贩夫走卒,却能身有王侯之气。
一个时辰后,王远堪堪挤到了府衙门前,途中不时传来各种消息,城东富豪区张百万家的公子张青云中了经商榜的第三名,城北官宦区李府丞家的公子李云川中了文举榜第五,城南平民区中一胡姓男子高中文举榜第二,味芳斋的小厨子刘阿七在厨技榜上排名第六,庆祥街上的赵屠子屠牲榜位列第九,红袖馆的伶人曲涟筱高中清音榜榜首
府衙前一大片被差人围成空地,百工榜就直接铺排在地上,丽野国官衙事务力求清减,府衙是直接与百姓接触的机构,更是亲民。许多百姓围在四周,左左右右找着自己认识的人,一旦找到,高呼一声,消息便传入人海之中,引来阵阵的欢呼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