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话说那年间。
京都城南门外,三十里处有个村子叫秦家庄,村中有一人姓秦名业,三十岁上下中了举人,后几经走动,方谋了个工部营缮郎(正八品)的差事。
秦业此人向有清名,一向奉公守法,家无余财。虽在朝中任职,却也无力在京都城中购置屋舍,所以合家妻小只在秦家庄种田。
秦业则在城中偏僻处赁得小小院落一处,往常只带一个小厮在此居住,公干之余方回家探望。平日里他喜好读书,又极本分,很有些人缘,上上下下都喜结交,与荣国府的贾政更是上下属的关系,故而也常在贾府中走动。
都说世事没有十全十美,秦业也一样。都五十出头了仍无儿女,多方求医问药烧香许愿均未能有果。没奈何,便与养生堂内的管事岳相成说了,倘若有好的男婴抱养一个以解膝下之凉。
这日晌午,秦业从司里回来,吩咐小厮肃儿道:“明后两天清闲,吃了饭歇了晌,咱们回庄里。”
肃儿闻得回庄子,一时大喜,兴冲冲就做饭去了。秦业歇中觉,肃儿却等不得,早早套好了走骡,收拾了行李,吵得秦业也没睡好。秦业骂了两句,要他安静些,肃儿嘻笑着应了,却仍是哼着曲儿收拾。秦业只得起来,一人一骑上路。
二人出了城,一路上说了些闲话。
跑了半日,秦业忽见前面路边有个包裹,忙下了马过去拎起来,打开一看,竟然是个婴儿!
秦业前后看看,并无一人,说道:“看来是人丢弃了的,又或是上天赐予的,我便抱回去罢了。”
秦业、肃儿二人边说边收拾好了,欢欢喜喜、一前一后往右边岔道上去了。
秦业捡着的女儿,聪明灵巧,合家人都喜欢。秦业更是当宝贝似的,因见她可人,便顺口叫做可儿了,后来官名又取为兼美,而可卿便成了这个女娃娃的乳名。过后不久,秦业又在养生堂领回一个男婴,从此儿女齐全,宅里便多了许多笑声。只是那抱回来的男孩越来越嗜睡,不上半年便夭折了,弄得他好不伤怀。
谁知且过了四五年,秦业之妾许氏居然有了身孕,临了生了个儿子,粉面玉琢般极是清俊。秦业老来得子,喜的心花怒放,取名秦钟。再后来秦业的正妻一病没了,便将许氏扶了正。不料许氏为秦业的正妻没两年,却也因病离世。弥留之际,许氏是死死的拽住可儿的手,要她照顾好秦业及幼弟秦钟,可儿自是信誓允诺。
且说,可儿长到今日已有十一岁,越发面容姣好,机灵乖巧,甚是讨人喜爱。秦业又因家中妻妾都已离世,便领着可儿、秦钟移居至京都城内。旦有闲时,就亲自督促她们姊弟读书识字,哪知可儿极是聪明伶俐,蒙学书籍等一读即能成诵,而秦钟不及可儿多矣。秦业一来二去对可儿的教导也更为广泛了。当然,秦业也有心想着为可儿寻一门好亲家的打算,只是看来看去始终都还没有合意之人。
昨夜,秦业于一同僚家中饮宴,一时开怀多喝了几杯,归家之后亦不觉有事。待今日早起的时候,突然感觉眼前一片血红,瞬间就口不能言,手脚全然无知觉地倒了下去。
可儿发觉秦业的情形后,顿时大惊失色。一边嘱咐秦钟守着秦业,一边又跑去请郎中过来。只是,可儿请来的两个郎中皆言秦业不中用了,可以为其准备后事。可儿听得此言,偏是不信,又是满城奔走,期望可请得名医救治。
…… …… ……
俗话说:“兜里有钱,心里不慌。”
贾环与赵国基在“四海茶楼”出来的时候,他们兜里面已经多了五个二十两一锭的元宝。在这一刻,贾环觉得心里是异常的暖和,街上路人的笑容是那么的亲切,就连天上飘落的雪花也炫丽多彩极了。
贾环步伐愉悦,回头对赵国基说道:“舅舅,走,我们也去置办些年货去!”
赵国基微微笑着,欣慰地说道:“真想不到,环哥儿的文章都能卖到这许多的银子,哥儿真是出息了耶!”
贾环一边走着,一边得意地笑道:“这算什么?比起古人的一字千金可差远了!”
“一字千金?”赵国基讶然说道,“那会是什么字啊?这么值钱?”
贾环呵呵一笑,说道:“我也不知道,等那天知道了,我再告诉你吧!”
两人开心地闲话了一回。不觉就走到了一家药铺门前,却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女,满面泪痕地哀求着喊道:“大夫,求求你去救救家父吧?求求你们了!”哀声一起,瞬间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
药铺里的伙计出来说道:“哎呀,小姑娘,前面救世堂的郎中不是去你家看过了吗?都说你父亲没有救了,快去准备后事吧!这满城的大夫你都差不多问遍了,倘若有救岂会不救之理,你还是回去吧!”
“哎哟,……真是可怜,听说这小姑娘的父亲中风要死了呀!”
“咦,你是如何知道的?”
“前面救世堂的大夫已经去看过了,只是这个小女孩执拗,不相信罢了!”
“哦……原来如此!”
围观的路人纷纷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起来,有的劝小姑娘赶紧回去守着父亲,有的则劝她去别处请大夫再看看,更有的对她说某某法师、道人、道婆很灵的,只需请他们去作法,保管去病去灾……
小姑娘哀求无果,转过身来,哽咽着便要离去。不想,刚好在贾环面前经过。
赵国基看清此女面容,讶然对贾环说道:“好像是秦业秦大人的女儿,去年老太太寿辰的时候,见秦大人带着她到过荣府的!”
“秦业?秦可卿?莫非她就是秦可卿?”贾环心中也是一片愕然。转而对赵国基说道:“舅舅没有认错人?”
赵国基再次回头看了看小姑娘的身影,说道:“八|九不离十!”
贾环心中一阵猜测,按理说秦业不可能现在死去的啊?难不成因为自己的到来煽动了某个蝴蝶效应?倘若秦业现在死去,是不是秦可卿就不会嫁入宁国府了呢?那么她的命运也会随之改变吧?进而贾府的命运会不会发生改变呢?
一连串的问题迅速在贾环的脑海中盘旋,却是难以找到答案。
贾环随即做出了决定,说道:“舅舅,我们跟上去看看!”
“看看?看什么呀?”赵国基一片茫然,只见贾环已经跟着那小姑娘的身影去了,只好连忙也跟了过去。
赵国基说得没错,这小姑娘正是秦可卿。她东奔西走都寻不到大夫来给秦业治病,只得忍着悲痛往家里走去。在这一刻秦可卿多么希望天上的神佛能救救父亲,哪怕是用她作为交换,亦是甘心情愿的。
秦可卿茫然无助地回到家,连院门都忘记关了,拖着疲惫的脚步往秦业的房中走去。刚进屋子,就听见秦钟的哭泣声:“姐……大夫呢?大夫……请来了吗?”
秦可卿闻言,心中痛如刀绞,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说道:“没有大夫愿意来了!”
“啊……那怎么办呀!姐……”秦钟嚎声大哭起来。
“让我来看看秦伯父的病情可以吗?”一个带着稚气的孩童之声响了起来。
秦可卿、秦钟双双回头看去,只见房门口站着一个孩童和一个壮汉,而刚刚说话的正是那个孩童。
秦可卿急忙护着秦钟,惊慌地质问道:“你们是谁?怎么进来的?要干什么?”
贾环微微一笑,说道:“姐姐不必担心,我是荣国府的庶子贾环,我没有恶意,只是刚刚看见姐姐在求医,便跟了过来。我知道有些冒昧,还望见谅了!”说着,有模有样地抱拳一礼!
秦可卿眉头一皱,疑惑地说道:“你们真的是荣国府的人?”
贾环点点头,说道:“是的!这样说吧,我年纪虽小,可是对医术也是略知一二,倘若姐姐已经找不到别的好大夫,倒不如让我给秦老怕看看,说不定能有奇效呢?”
“你?”秦可卿见贾环的年纪不过五六岁间,这样的孩童说懂医术,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如何信得?连连摇了摇头,说道:“不行,你……我信不过!”
贾环淡淡一笑,又说道:“不是让姐姐信我的医术,是信荣国府中有一味治中风的良药,倘若秦伯父的病真是中风,那说不得还真有救?只是,姐姐再如此拖延下去,只怕就错过时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