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谢敏学从福满楼出来的时候已经接近晌午,附近的酒楼里飘出好闻的香气,他却没什么品尝美食的心情。
从泰和三人那里,谢敏学知道了很多有关于过去的那个谢敏学的事情。
泰和三人都是城南靖安私塾的学生,靖安私塾是由县里的大财主黄家出资建立的私塾,也是整个县城里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一家私塾,而谢敏学的父亲谢同就曾在此教书近二十年。
谢敏学三岁启蒙,便跟着父亲进了私塾,六岁熟读四书五经,七岁已能作诗填词,此后直到八岁,一直被靖安私塾里的学生和先生们誉为“神童”,可见谢敏学的聪颖程度。
谢敏学八岁时,谢同故去,他便没有再上过私塾。一年后,其兄长谢敏瑜也去参了军,只留下九岁的谢敏学日日奔波于福山县与旺坪村之间,只为实现自己状元及第的梦想。
为了能看到免费的书籍,谢敏学在书肆里找到个抄书和打杂的活计,而赚来的钱则支撑自己的生活费用。谢敏学与泰和三人早就相识,但之前并不熟悉,直到他在书肆里打杂,有一次帮乐生解了个难题,自此后便与三人相熟,偶尔为他们答疑解惑,又因大了他们一岁,便被称为“敏学兄”,而谢敏学自己则直接称呼他们名字。
直到去年年底,谢敏学才凑足了科考的费用,原本已经向三人告辞,要于今年开春便动身去往考州试的地方,没想到竟突然一病不起,醒过来就变成了现在的谢敏学。
和几人谈过话后,谢敏学心中就止不住地生出几个疑问。
第一,既然过去的谢敏学每天能往返于福山县与旺坪村之间,也就是说一天至少要步行四个小时左右,就算吃的不算太好,但似乎也没怎么饿到,按理说身体素质应该不算差,怎么会因为一场小小病痛就一命呜呼了?
第二,谢敏学连乐生三人都做了辞别,告诉他们自己今年要动身的事情,而福婶这样一位对他掏心掏肺的长辈,他却没有透露一丝一毫的消息,怎么想都不太符合情理。
第三,谢敏学凑够了科考的费用,那么他的钱都去了哪里?那个家徒四壁的破房子根本是一览无遗,想要藏钱也没得藏,这些钱是出了什么意外,还是被谢敏学藏到了一个更为隐蔽的地方?
想了半天没什么头绪,谢敏学摇摇头,甩开这些思绪,开始向附近的路人打听孟娘子的馄饨摊子在哪儿。
福山县的街道非常有意思,摊贩和铺面是不会出现在同一条街道上的,而这位孟娘子的馄饨摊子与谢敏学此处所在的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