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来人都是龙京各大博物馆的人,华夏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夏小东,故宫博物馆荣誉专家韩东国,也有首都博物馆的副馆长年卫兵,以及几个专家等。
“原来老薛竟然早就来了,竟然都不通知我们。”
见面互相招呼,看样子好像薛铭古是私下来的,而他们并不知情,不然至少他同一个博物馆的副馆长会和他一起到来。
大家都是怀着相同的目标,鉴定文物的真伪,然后试着能不能让眼前的同志把它们捐献给自己的博物馆。
不过既然薛铭古早就来了,看样子应该已经见过那些东西,于是夏小东问道:“老薛,那些东西看过了没,结果如何?”
“都是真品,只有一幅字无法确定。”薛铭古如实回答。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既然是真的,说明这次算是文物的一次回流,那些可都是大开门的精品,特别是那件元代玻璃蓝釉玉壶春瓶,算是国宝也不为过。
不知小友能不能让我们开开眼。
一下大家的目光都对着董念文,让他紧张的手心直冒汗,同时心里也是无语,还开眼,你们的博物馆里那都是假的呀,我这才哪是哪。
不过最终董念文还是带着他们进了地下室,去参观那寥寥几件的藏品。
很快专家们就围着董念文的几件藏品议论纷纷,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薄如蛋壳,为成化独有,真品无疑。”
“元代玻璃蓝釉玉壶春瓶,不得可多,国宝呀。”
“青铜酒樽,保持的如此完好,不多见,不多见。”
对着这些人的言论,董念文是一点都不感兴趣,之前薛铭古已经做过详细的介绍,对于这些东西的来历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连着最关心的价格也都知道了,你们还卖弄个什么劲。
不过董念文就发现有一个叫洪磊的专家一直盯着他的那幅字画看,似乎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难道是有什么新的发现,那幅字也是珍品?
“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跌宕跳跃,怎么这么像?”嘴里不停地嘀咕着,连忙叫道一个人的名字:“东国,快点过来看看,这幅字我有点看不准。”
“什么字,怎么了?”对于洪磊突然大声叫喊,大家纷纷感到好奇,当事人韩卫国目光直接就盯上了洪磊说的那幅字。
“怎么可能,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纸张的材质也符合,但是怎么会没有章印,如果是临摹的,到底又是谁?”
韩卫国作为书画鉴定专家,功力可见一般,这幅画表现的太完美,但又无法确定是谁的作品。然很快他好像发现了什么,怪叫道:“不对,不对,有问题。”
像得了魔怔一般,拿出准备好的手套,而后轻轻地一点一点在纸上摸索着。很快韩卫国急忙道:“小友,不知道这幅字我能不能取下来看看。”
“没问题。”对于这种要求董念文没有拒绝,如果能够鉴别出字画的来历,对自己非常有利。
“来来来,老伙计,帮忙举一下,靠近点灯光。”
其他几人虽然不知为何,但是还是选择帮忙,举起后韩卫国看的仔细的不能再仔细,也很快确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示意大家放下后,呼了口气激动道:“是米芾真迹,上面有不少印记,有些需要处理才能知道是谁留下的,不过这幅字传承有序,绝对精品无疑。”
当然,董念文最关心的还是价格,弱弱问道:“那大概价格是多少?”
这句话一出口就引得一群人的不愤,倒是薛铭古知晓他的性情,解围道:“市面上米芾的字价格蛮高的,这幅字篇幅算较大,对比应该估计3000万。”
听到这个价格董念文咧开嘴笑了,看来这次的收获值钱的都是这些字画呀,以后可以多多为这方面考虑,只是这群老人家怎么对于这里最珍贵的一幅画视而不见。
薛铭古开口了,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之后观赏一会儿,大家都齐齐安静下来,看样子应该是要开始‘找麻烦’了。
见此董念文心里也是无奈,无辜地看着直勾勾看着自己的中年老年们,看看时间硬着头皮道:“各位老师,现在快中午了,下午我还有课,你们还有什么事吗,要不一起先去吃个饭?”
看也看完了,你们的目的我也知道,借没问题,但绝不会让。
看着董念文下的逐客令,其实这群老人心里都清的很,不自然的有些失落,也有不甘心的。特别是和薛铭古教授一个博物馆的年卫兵,这一开口董念文就想打人。
“这位同志,这些文物你是不是应该上交国家,国家不会亏待你的,会给出补偿并且给你发放荣誉证书。”
我要拿证书干嘛,除了有个好名啥用都没有,董念文撇了撇嘴也没有理会,继续道:“我们先去吃饭吧,难道大家来我这做客,下午我还有课,真是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