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 5 章 (第1/2页)
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泾阳的冬天没有雪的日子,清冷清冷的。街上的行人缩着头耸着肩,揣着手,鼻子嘴巴里时不时的冒出清晰可见的白色热气。
孟雪莲穿着厚厚的皮裘,揣着手炉,坐在马车里,时不时的向嫂子抱怨车子不够舒适。
“嫂子,爷爷刚买了一辆汽车,可舒服了!”雪莲的眼睛忽闪忽闪的,“从中国大戏院到家里,用不了一刻钟!而且一点都不颠,稳稳当当的。”
孟袁氏上次回家还是两年前,陪着婆婆坐着马车从中国大戏院看戏回来,凉风里吹感冒了,所以记忆中那是一段又黑又长不见头的路。听雪莲这样讲,也忍不住吃惊的回道:“真的么?那么快啊!”
“对啊!妈咪就因为它又快又稳,还说做惯了马车,这不晃悠了,怪不舒服的!”
两个女人笑成一团。
孟袁氏嫁给孟秉义五年,一子一女,却不过刚满二十而已。
“三小姐,十一奶奶,到了。”
孟秉义在族中排行十一,所以大家都叫孟袁氏十一奶奶。但是对孟雪莲却一直按照老爷子的称呼,叫三小姐。若真按排行,要叫七小姐才对。
吴家,东院书房。
周莹本来想邀请赵白石参加六椽厅的议事,因为今天这个会里,会商量购置福特汽车,回来后如何改装的事儿,但赵白石却以吴家内部之会,不便参与为由,婉拒了。只早早赶到,在周莹的小书房里等她。
周莹住在内宅,外面男子禁止出入。原本小书房是要设在外院,但二爷当年考虑周莹终究是女子,外院来往人繁杂,终究不便,于是权衡取中,把小书房设在靠近后花园后门的地方。与周莹的住所一墙之隔,却与内宅泾渭分明。但周莹要出门办事,或者约见什么人呢,都很方便。但是,十几年下来,因为周莹经常在此办公,各地商贾多经后门来往,这后门几经修缮,却是越来越气魄,以至于人们都忘了它是个后门,都按照方位,叫它吴家东门。
赵白石就是从东门进来的。坐在小书房里,慢慢品茶。这个小书房,他来过不知道多少回。这书架上的书也多是他建议周莹添置的。可——
闲来无事,赵白石走到书架前,随手拿了本书,翻开来一看,倒是痕迹宛然,显然看过了。只是看着这痕迹,怎么这么——奇怪呢?有点……眼熟?
秋月过来上茶,看到赵白石盯着看的书,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涨红了脸结结巴巴的说:“赵、赵大人!这个、这个是……少奶奶的确看了。”
“那……这个是怎么回事?”赵白石瞅着那摊痕迹,越看越眼熟,却死活想不起来。
“呃……少奶奶看的时候睡着了。”
赵白石突然想起来,自己小时候读书趴在书上睡着的时候,哈喇子流到书本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这样!只是那时候的他被先生狠狠的揍了一顿,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读书偷懒。但是,他要像先生一般,再揍一顿周莹么?
突然想起十几年前自己在县衙大堂上赏了她三板子,疼的她趴在凳子上站不起来,却还嘴硬的说自己改不了的样子,赵白石摇摇头,合上书放回了原处。转身走回座位,还是忍不住回头瞅了一眼,那本书此刻显得格外刺眼。
“少奶奶议事未回,吩咐说如果孟老板来了的话,请到小花厅稍等。”小厮运来的声音在小院里响起来。
这个院子有东西南北四间房。其中北房正屋是周莹会见重要客人的地方,东屋是花厅,西屋则是小书房。以赵白石的身份,应该在北房喝茶。不过自打这个院子建成,他就喜欢来小书房,周莹也不强迫,随他去。
周莹从没注意过书房该有什么,一切陈设都是随心所欲。吴家也只是按照吴聘和老太爷的规矩帮她简单摆设,但是架不住周莹觉得不方便,添添减减也没人拦着,最后弄的不伦不类。开始赵白石不说什么,最近几年他是越发的看不惯,开始指点周莹书房里该放什么不该放什么。周莹听着烦,只要不妨碍自己看账本嗑瓜子,就让春杏她们一切按照赵白石的建议去办,自己落得个清静。春杏她们乖觉,尤其是赵白石提亲之后,虽然被周莹拒绝了,两人也只是兄妹相称,但下人们心里却默默的把赵白石当成自家姑爷供了起来……
如此一来,赵白石在这书房里,越发的舒服,来了之后,一般也只在书房里坐。
此刻,听到运来的声音,赵白石抬头看了一眼。正好孟雪莲跟在哥哥后面也在打量这个院子,隔着万字花棱窗,就着冬日暖阳,一眼就看到正抬头看来的赵白石。
四目相对,都是愣了一下。
孟雪莲想站住仔细看看,奈何哥嫂都在往前走。倒是赵白石站起身走了几步,来到窗前,看着孟家人进了花厅。
坐定之后,运来下去。孟雪莲低声对孟秉义说:“哥,我昨天跟你说的那个人,就在对面的书房里坐着呢!”
哦?孟秉义也抬头张望,隔着窗棱枝桠,只看到对面的朱漆门户。不过——
人影晃动,门边甩过一角银色锦袍,稍纵即逝。孟秉义什么眼光,一下就认出是最新的洋布制成,而且低调华丽,不是一般人用得起。
不容他们细细琢磨,门口人声响起,一大群人簇拥着周莹回来了。
但是周莹没来花厅,春杏先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