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怡君立刻称是,转身时,对强忍着笑意的姐姐抿了抿唇,用口型缓缓说:“怎么不帮我检查?”

“今儿没顾上。”廖碧君敛了笑意,无声地回一句,又是同情又是抱歉。

怡君倒是早习惯这种情形了,笑一笑,在桌前落座,从书箱中取出画纸、画笔和颜料,认认真真准备。

叶先生手边无事,去了东院。

姜道成是重诺守信的人,之前答应要遵循程询的心意收几个学生,便不会反悔。这两日,忙着跟程询商量招收学生的章程——只收几个人,不好让不能如愿的人觉得他眼高于顶,少不得做些功夫。

此刻,两人拟定了大章程,在商议一些细枝末节。

叶先生听了一阵,听出了头尾:不论是哪家子弟,想长期接受名儒姜道成的教导,要经过两次考试,先是一篇随意指派命题的制艺,得到认可之后,要在姜道成面前展露书画或音律的才能,再得到认可的话,便过关了。

制艺做得好,还要能入姜道成、程询的眼,谈何容易?

京城不少门第视琴棋书画之类为旁门左道,不屑于染指,更不准子嗣去学。这就又先一步把很多官家子弟拒之门外了。

名门子弟,对欣赏的人,定要结交,对反感或威胁到自身的人,有时会将对方逐到偏远贫瘠之地吃苦,有时则会安置到眼前,一步步把人连根拔起。

姜道成和叶先生都在想:程询想结交的人是谁,想除掉的又是谁。也只能想想。对他们这种人来说,高门内的事,知晓的越少越安全。

程询想结交的人是临江侯唐栩、平南王黎兆先——修衡、薇珑各自的父亲。

前世,两个孩子分别带给他和怡君诸多欣悦,只为这一点,便值得他此生处处照拂他们。

而在这一年,修衡刚满两岁,薇珑的双亲尚未成婚。跟小孩子攀交情不大现实,他现今只能走近他们的至亲。

唐栩、黎兆先的拜帖已经送到程府。为此,程询对姜道成说道:“唐侯爷、黎王爷身负武职,平日公务繁忙,没可能拜您为师,请教您却是少不了的。日后他们若前来,还望您拨冗相见,以礼相待。”

“这还用你说?”姜道成由衷道,“他们两个可都比你招人喜欢。我那点儿架子,绝不会跟他们端着。”唐、黎固然有清冷或桀骜的名声,却都是少年征战于沙场。为了家国出生入死的好儿郎,他一向尊敬有加,便是不来找他,他也会寻机结识。

程询哈哈一笑,“我心安了。”停一停,望向叶先生,“这几日,我画了一幅枫林图,不知您和廖二小姐有无闲情品评一番?”

叶先生欣然道:“品评就算了。开眼界的事情,我们倒是从不愿错过。”

“那我命小厮把画取来,安置到学堂的东厢房。”程询站起身来,对姜道成点一点头,“午后送来给您过目。”

姜道成笑着颔首。

怡君随叶先生去往厢房,两名丫鬟亦步亦趋。

厢房三间打通,门开在北侧,透过临近门的一扇半开的窗,可看到里面偌大的花梨木书桌、偌大的书架。

程福站在门边,笑着给叶先生、怡君行礼,“大少爷就在屋里,二位请。”

叶先生微微一笑,与怡君相形进门。

室内的程询正站在南墙前,望着刚刚悬挂上去的枫林图。这幅画,是他前生末年停留的落叶山庄一角景致。

他相信,有些人的缘分,是注定的。但也清楚,初见若不显露点儿真才实学,无法引起怡君的注意。但愿,不会徒劳无获。

听得清浅的脚步声,程询回眸相望。

怡君低眉敛目,落后叶先生一步,款款而来。

刚满十四岁的女孩子,身量纤纤,不施粉黛,穿着湖蓝色褙子、白色裙子,一身的清雅高洁。鲜少有人能真正诠释“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句,她便是那少数人之一。

他知道,她说话遇到一些音节时,嘴角上方便会出现两个小坑,很可爱——不是梨涡,亦不是酒窝,笑的时候不明显,要特别留心才能看到。

他记得,她右耳垂上有一颗淡青色的痣,她曾为此抱怨:“要么不长,要么两边齐全,这算是怎么一回事?”

那时正是情浓时,他听了只觉诧异:“你这小丫头,是要怎么样啊?想做一点瑕疵也无、颠倒众生的绝世美人不成?”

她眼神灵动,笑容慧黠,说是啊,你可别忘了,我的意中人是谁啊?大名鼎鼎的程询啊。怎么可能不担心哪日被挑剔不足之处?

不足之处?他心中的怡君,怎么会有不足之处?

此刻,她的脚步,宛若云端漫步,一步一步,生出朵朵无形的清莲,轻盈曼妙;又如一记记重锤,一下一下,钝重地落在他心尖儿上。

于她,今日只是初遇。

于他,则是经年再见、隔世相望。

有多久没见你了?

你不会知道,我竟也忘了,要慢慢细数与你离散的光阴。

不管怎样,你来了。

谢谢你。

“在内宅待客的暖阁。”这管事吴妈妈既打理着怡君房里诸事,还是她的奶娘,这会儿上前两步,压低声音,“辰正就到了,跟大太太请教了半晌女红。”

怡君颔首,和廖碧君相形去了暖阁见客。

见姐妹两个进门,廖芝兰连忙起身,盈盈上前见礼,“碧君姐姐、怡君妹妹,登门叨扰,还望海涵。”

她比廖碧君小一岁,比怡君大一岁,生的不高不矮,身段窈窕,半月形眼睛,长眉入鬓,笑起来很甜美。

姐妹二人还礼,廖碧君客气地道:“哪里的话,你便是不来,我们过些日子也要去看你的。”

怡君点头表示赞同,心里却嘀咕道:谁要去看她这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

三人落座,闲话片刻,廖碧君吩咐丫鬟摆饭。

席间,怡君问道:“芝兰姐姐今日前来,没什么事吧?”

廖碧君闻言暗暗失笑,正常情形,该问人家是不是有事,怡君却反着说。

廖芝兰从容笑道:“没事。许久没见婶婶和你们两个,就想过来看看。便是你们不得空,也能向婶婶请教一番女工。”

廖大太太做得一手好针线,绣品人见人夸。廖芝兰的女工尚可,每次过来都会投其所好,认认真真请教。

怡君只是漫应一声。她一听便知,廖芝兰这次又把母亲哄得很高兴,不然母亲不会自己出门还安排下席面——全然不见外的做派。

廖芝兰则顺着这话题往下说:“问起叶先生去了程府的事,婶婶说她也不清楚。你们今日去程府,还习惯吧?”自家已知晓这件事的梗概,她并不遮掩。

“习惯。”怡君并不想提及在程府的见闻,道,“哪里的学堂都是大同小异,我们只是追着叶先生走,对着的也只有她,跟在家一样。”

廖碧君闻音知雅,颔首一笑,“的确。”

“碧君姐姐的书法,我倒是不难看到。”廖芝兰诚恳地恭维,“姐姐的字实在是好,不要说我了,便是我两个哥哥都自愧不如。”

廖碧君笑道:“妹妹谬赞了。”

廖芝兰转向怡君,“只你最愁人,画作从不示人,针法乱七八糟的绣品我倒是见过两回。哪有藏着才情、显露不足之处的人?”

怡君笑起来,“我的画,比绣品还差。要是出色的话,以我这种性子,怎么可能不显摆一番。”

廖芝兰将信将疑。廖怡君这个人,她是真捉摸不透:自幼好学,五岁那年就缠着长辈给自己启蒙找坐馆先生,每隔三两年就换一种学问研读,但学的到底怎样,只有教过她的人清楚。

教官家子女的先生,嘴巴哪有不严的?若学生没有扬名的心愿,自是随着学生的做派说话。

可廖怡君又明明不是低调的做派,这几年可没少干开罪人的事儿。

是天生性格矛盾又复杂,还是真没有资质学成哪件事?

没办法下定论。

怡君岔开话题,从丫鬟手里接过布菜的筷子,给廖芝兰夹了一块糖醋排骨,“这道菜,是厨子的拿手菜,芝兰姐姐快尝尝。”

廖芝兰笑着道谢。

一餐饭下来,三个女孩东拉西扯地谈及不少话题。饭后,喝完一盏茶,廖芝兰道辞离开。

廖碧君思来想去,也琢磨不出廖芝兰的来意,不免嘀咕:“真就是闲得没事来串门的?”

“怎么可能。”怡君笑道,“她应该是学会我那个路数了。以前我想跟谁探听什么事,不也是这样么?把自己想问的掺在杂七杂八的家常话里,就算没完全达到目的,心里也能估算出七/八分。”

“是么?”廖碧君不由皱眉,“那你该早些提醒我留神啊。”

“怎么提醒?”怡君笑意更浓,“同一桌坐着,我要是给你递眼色,她一定会留意到。再者,她说起什么,我也不能总抢在你前头接话,会让你没面子。把心放下,没事。她要探听的只是门外事,除了关于程府的,我们告诉她也无妨。”

“那还好。”廖碧君无奈地道,“这次没法子了,往后再见到她,我一定留心。”论城府,她比不了廖芝兰,更比不了妹妹。

“这样想就对了。”怡君携了姐姐的手,“我们回房做功课。”

午膳时,程夫人派人唤程询回到内宅。

这是程询和程译逐年养成的一个习惯,早中晚只要在家里,且手边无事,就会陪母亲用饭。

论起来,他和程译做了很多年孝顺母亲的儿子。

处处与母亲拧着来的那些年,起因是母亲硬着心肠要他娶廖芝兰,任他长跪不起都不改口,死心塌地配合父亲。再往后,母亲对他的失望心寒越来越重,为人处世方面,一步一步,不自觉地被父亲和廖芝兰、林姨娘带沟里去了,他又是心冷齿冷的状态,什么事都懒得解释。

重新来过,他希望把母慈子孝的情形常年维持下去,这对谁都不会有坏处。平心而论,不论怎样的儿媳妇进门,母亲都不会做恶婆婆。前世程谨的婚事,父亲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定了,母亲私心里一百个不乐意,等到新人进门,照样儿经营出了婆媳融洽的情形。

用饭的时候,程夫人闲闲地说起上午内宅的迎来送往:“徐夫人昨日下了帖子,上午带着女儿过来了一趟。徐家那位千金单字一个岩,生得委实标致,言行得当,真是少见的招人疼爱。”

徐岩日后要成为平南王妃,会生下薇珑那样年纪轻轻扬名四方的女造园家。程询笑道:“您要是打心底喜欢,就跟徐夫人常来常往,看能不能认个干女儿。这样一来,我们兄弟三个也能多个妹妹。”

程夫人失笑,抬手戳了戳他的脸,“胡扯。”另一方面,听出程询对徐岩有些了解,认可甚至是欣赏的,但仅此而已。稍有一点儿别的心思,也说不出这种话——不管是怎样的形式,做了兄妹的人,绝没有谈婚论嫁的道理。思及此,她索性直言道:“我自己的儿子,我最了解,来年必能高中。由此就总想,到你金榜题名那一日,得个双喜临门的好彩头。成亲是赶不及了,到时定亲也是好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我是海陵王
李牧之重生于千年前的大月氏贵霜贵族,恰逢张骞出使西域之旅..... “此匈奴单于的头,可做我的饮器。” “吾兄刘彻,能否借霍去病一用?” “吾弟,干什么?” “罗马,安息,还有那身毒地大物博,我去找他们借点女人和黄金。”
历史 连载 44万字
我把对象都关进了精神病院

我把对象都关进了精神病院

申屠此非
女主晋甜,肤白貌美、长腿细腰刚毕业那会的梦想是结婚生子,当最美辣妈结果跟她谈了两年的男友杀了她,还把她放进了冰箱晋甜再次醒来的时候,时间回到了事发之前她想了想,转头就把男友打了一顿并关进了精神病院女主晋甜,想谈恋爱可事情从那一天开始全都tmd不对了!……后来,晋甜把精神病院塞满了←想关注作者最新动态,请不要放过作者专栏!作者微博@申屠此非
历史 连载 20万字
谍海沉浮

谍海沉浮

斧头老大
技术流抗战谍战小说。 谁是叛徒? 那个隐藏很深的卧底又是谁? 有情人能终成眷属吗?
历史 连载 53万字
奋斗在洪武末年

奋斗在洪武末年

青史尽成灰
驱逐北元,扫清天下,明太祖固有一死。书生当国,藩王虎视,削藩靖难,血火刀锋中,杀出凛凛新明朝。 一个失业的锦衣卫,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左持剑,右握锄,一剑平天下,一锄养万民。 这是个小特工,奋斗成为盛世大豪的曲折故事。大明盛世有千钧,锦衣卫担八百! 翻开《永乐大典》,尽是我的传说!
历史 连载 165万字
战争盛典

战争盛典

拐弯的子弹
你们是海盗!不,我们是更加彻底的海盗,因为我们只抢海盗。你们是雇佣兵吗? 是的,不过一万人数以下的业务我们不接。起点军事独一份的题材,可以入坑一看。
历史 连载 21万字
我们的青春像肩章一样红

我们的青春像肩章一样红

我的红肩章
热血军旅,那年的连队,那年的19班,那年的兄弟,你们还记得吗?我们终将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可当我们怀念时,我们就唱起那首歌吧《好姑娘等着我》 我的连队,我的兄弟!我的青春,像肩章一样红的青春! 关于作品的笔名及你们的代号我用了我日常的对你们的称呼,我想这样更贴切,特别有感觉,战友们记住关于这段经历我可是含这泪写下的!我想把我们的青春分享给更多的人,我们平凡的经历造就了不平凡的使命! 关于兄弟
历史 连载 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