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晋江独发,禁止转载
姚祺年挑着扁担到生产大院时, 大院里已经挤满了社员, 姚四海跟大儿子姚祺田站一块, 正交头接耳说着什么,姚祺年一眼便看到了他们。
“年娃子, 我跟你大哥商量了, 一会儿你去抓阄。”姚四海搓搓手, 满手心的汗。
没分开单干前,农具器械都是从公账上支钱买的,现在自然要平摊。
不过为了防止大家伙有意见,在抓阄前, 生产队会计把农具器械做了简单分类。
队里有一辆手扶拖拉机和一辆小四轮,这两台大件器械, 肯定要归为甲类。
除此之外,两头牛,两头驴,一匹马, 归为乙类。
再往下,锄头、铁犁、铁叉、铁锨、镰刀之类的小件农具,一概被归为丙类。
像猪、羊、鸡、鸭、鹅、鱼, 都被分到丁类。
至于稻种、麦种、豆种之类, 不用抓阄, 每家每户都会分到。
每个社员有三次抓阄的机会, 这样一来, 大家伙即便抓到的东西有好有差,也不会悬殊太大产生矛盾。
“我手可臭了,要是抓不好,可别赖我。”姚祺年生平最大的运气就是投胎成富二代。
“年娃子,咱听爸的,还是你去抓。”姚祺田觉得弟弟好歹念过高中,手气应该不会太差。
不过念书多怎么就等于手气好了?
姚祺年当然理解不了他大哥的脑回路,只好排进抓阄的队伍里,依次在三个木箱里各抓一个纸棒。
抓阄之后,姚四海迫不及待让姚祺年打开看。
“快念念,咱们都分到了什么?”
姚祺年挨个解开,嘴里念道:“手扶拖拉机二十分之一辆,牛三分之一头,猪二分之一头,锄头一把,镰刀两把,铁叉两把,鱼五斤,大母鹅一只。”
姚祺田不解道:“二十分之一辆?”
姚祺年也不是很懂这个,还有牛三分之一头,难不成要把牛剁开分三块?!
姚四海卷了根纸棒烟,吧嗒吧嗒抽几口,估摸道:“应该是二十户人家分一辆拖拉机的意思。”
这就好理解了,毕竟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就这两辆,大圩生产队有四十多户人家,有将近一半的人抓到了拖拉机,剩下一半多抓的是小四轮。
姚祺年挠挠小平头,没好气道:“二十家分一辆,跟没分有什么区别。”
亏得没到农忙季,要是农忙了,排队用拖拉机都不知道排到什么时候!
他能想到的,经验丰富的庄稼汉们自然也想到了,大家伙都不满意这种分法,最后不知道是谁提出来,可以折算成现钱,想要一家独用或两三家合用的,就拿钱向别的户主买。
姚祺年看向姚四海。
姚四海摇摇头:“咱家没钱。”
姚祺年缓缓吐出一口气,又是没钱。
姚祺年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他哪知道姚四海的难处,去年才把大媳妇娶进门,本就不多的积蓄被花个七七八八,小儿子眼见也要说亲娶媳妇了,姚四海愁都快愁死了,上哪还有闲钱买拖拉机。
当初队里买手扶拖拉机花了一千五百块,折旧之后也能卖九百块,二十户人家平摊下来,平均每户四十五块。
姚家把拖拉机让给了别的户主,反得四十五块。
除了拖拉机,姚家还分到三分之一头牛和二分之一头猪。
父子三人商量之后,打算把猪让出去,把牛从另外两家手里买回来。
他们家不缺猪,但牛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以后犁地驮粮全得靠它。
一头牛大约市价九十块,姚四海分别给另外两家三十块,然后把牛牵回了自家院里。
就这样,姚家从生产队里分到一头水牛,一把锄头,两把镰刀,两把铁叉,五斤鱼,还有一只大母鹅和三十斤稻种。
光是分摊这些杂物,就闹腾了一天。
姚四海可宝贝这些东西了,尤其是那头水牛,简直爱不释手,牛毛顺了又顺,还盘算着给这老伙计搭个牛棚。
当然,搭牛棚也不急于这一时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