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佩剑:先秦以来,佩剑一直作为“士”的身份象征。《史记》记载,一冯姓士人,为孟尝君食客,即便穷困潦倒也不忘在腰际悬挂佩剑;“胯下之辱”韩信,最落魄之际,亦不忘在腰际悬挂佩剑。先秦之士,大抵文武兼修。儒家圣人孔子,行如狡兔,力能扛柱,行射礼时,“观者如堵墙”……」
不知道石板是不是被王玠折腾出了惯性。王玠还没询问,只小小地疑惑了下,它就迫不及待地放出科普,且字句严肃,用词讲究,和之前的“天苍苍,野茫茫,没丁丁的人直哭娘”的解说完全是两个画风。
王玠快速浏览完光幕上的文字:也就是说,“剑”是这个时代的士人的基础装备?
石板:「……你要这么理解的话,也成。」
王玠敏锐地发问:那我的佩剑呢?
养病的木屋早被他翻了个底朝天,别说佩剑,连根剑穗的穗绳都没见着。
按理说原身作为袁家的贵客,不大可能是庶民,大概率是“君子佩剑以自卫[1]”的士人阶层。
石板不吭声了。
见此,王玠估计着这又是需要自己摸索的“线索”,遂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先说好,这次是你主动科普的,并不能算在‘每日三答’的服务里。”
石板回了他一串长长的、黄澄澄的省略号。
“另外,之前关于何进、十常侍的解说挺有意思的——虽然你前几天的态度有待端正,逗趣的本事还成,不用妄自菲薄地改变自己。”
石板投射的光幕上出现了一个作呕吐状的金色小人。
王玠见状笑了,还笑得非常开心。
经过几次试探,他差不多触摸到了石板的“底线”与“性质”。
正满心愉悦的王玠并未发现棚中的几个女子因为他这一笑而埋下头。里长见他心情不错,还以为是自己不经意的讨好起了作用,顺势请王玠与郭平一起祭神求福。
二人应下,取牲肉和醪酒,共祭社稷之神。
祭神之后,村人们分了祭品,共同享用。
两名近卫想要留在王玠身边保护,被王玠严辞拒绝,让他们去村民那边喝酒。村里壮汉们约莫是被酒撞了胆,见这两个披坚执锐的卫兵也不发憷,反而热情地拉他们共饮。
两人脱不开身,又念着村里淳朴,人数众多,并无危险——哪怕是有突发状况,他们也能立即赶到王玠身边,于是不再推脱,接纳了村人们的热情。
王玠随便吃了几口,见旁边的郭平持着盛酒的木碗,眉目间隐有忧色,他意思意思地关怀了一句:“仁兄可是胃口不佳?”
郭平眼中忧色未退,他看向王玠,意味不明地叹了口气:“不知为何,平心中略有惴惴,仿佛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王玠觉得莫名其妙,正想劝他不要多想,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刺痛耳膜的尖叫。
王玠霍然起身,却见郭平仍然坐在原处,他的书僮也是一派释然,两人身上到处透着“该发生的果然发生了”的意味。
王玠:……
这郭平,没事瞎乌鸦什么嘴?
他不再管这二人,拂袖往出事的方向迈进。
郭平的书僮道:“郎主,要不我们趁机——”
他做了个拎包袱跑路的动作。
郭平拂去衣摆上的褶皱,缓缓起身:“我们也去看看。”
书僮小声地惊叫:“啊?”
在前往事发地的途中,王玠视角的左上方再次弹出光幕小窗。
「前景提要:董胖胖进京啦。董胖胖掌权啦。董胖胖要赚业绩啦。——董卓进京后,立志大干一场。他先为党锢之祸平反,以此谋取士人们的好感;随后派遣军队前去讨伐黄巾军……当然,讨伐是不可能讨伐的,这耗损实力的事儿,机智如董胖胖又怎么会做?他让一只军队来到阳城,围住正在祭社的平民百姓,抢走所有的物资,杀死所有男子,将他们的人头挂在车上,与物资一起运回,伪装成讨贼归来大获全胜的模样。」
「插曲:这只军队中有一队兵士(十人),因为尝到了甜头,便私自来到洛阳城外,意图“再立战功”。」
「巧合:这里的村民也在祭社呢。」
「友情提示:前方危险,或有生命之虞,请壮士三思而后行。」
此时王玠已临近目的地。身后有两道呼喊声由远及近,原来,听到异响、又见他一个人乱跑的近卫第一时间追了过来,急切地喊他回去。
王玠没有再往前。
伴随着凄惨的哭喊声,十个兵士手执环首刀,将几个村民围在中间,像是在圈中宰猪的屠夫,毫无罪恶感地手起刀落。
光幕立即化作一片马赛克堵住王玠的视线,不让他看到那血腥的一幕。
王玠没有心情感慨石板的贴心,他将挂在腰间的“玉佩”变回原形,以甩印度飞饼的姿势举起硕大的石板,朝离得最近的兵士抡了过去。
被当做搬砖拍出的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