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叫贤礼吧,以后希望他可以成长为一个知贤达礼的人。”
对于这个皇孙,太后心中一直是很看重的,毕竟在尹祺瑞之前,她的儿子竟是从未让哪个女子怀孕过。直到那时她得知尹祺瑞与尔朱云濯共度一夜后心中便起了心思,于是派人将尔朱云濯第二天送与尹祺瑞的汤药换掉。
尹祺瑞也果然没有辜负她的厚望,给她生下了这么可爱个小皇孙。
而如今,这个皇孙,也成为了太后眼中重新的希望,或许,这个孩子会是尔朱云濯唯一的孩子了。
“以后这个孩子就留在我这里。”
“奴婢遵命。”
虽然平日里尹祺瑞对下人甚为苛刻,但身边仍是不免有几个衷心为主的,即便为的不是尹祺瑞这个主,而是那个派她们来效忠尹祺瑞的那个人。
这个可是当今太后的亲皇孙,并且是唯一的皇孙,她定会认真带的吧,这样她们也放心了。
就这样尔朱贤礼便一直在太后那里由她老人家亲自带着。
就这样,尔朱贤礼渐渐长大,偶尔去向尔朱云濯请安,父子二人也只是点头便过,即便说话时,尔朱云濯也只是教授尔朱贤礼治国之道。
却说尔朱云濯这般,是因为经历了那许多事情,可是尔朱贤礼这么大点孩子,却是也如尔朱云濯这般,就让人想不通了。并且像尔朱贤礼这么大点的孩子,哪个没有娘亲的照顾,可是却是从未有人听他提起过自己的娘亲。
太后曾经以为此事会给尔朱贤礼心理上带来一定的创伤,却是没想到尔朱贤礼平日里只是寡淡少言,却是也从未见他因为娘亲的事情而伤心难过。
久而久之,他不提起,太后自是不会自己提,尔朱云濯更不会提。
这样,尹韶华、尹祺瑞的名字似是被人忘记了,直到那日,早朝时,百官依旧列于两旁,等候许久却是不见皇上的身影,正当大家切切私语到底发生了何事时,许多官员从自己的路径知道了一件事情,那便是:皇上失踪了!
而真正来证实这个消息的是当今的太后娘娘,只见她交给随身公公的不是自己的懿旨,而是皇上的圣旨。
圣旨上说,尔朱贤礼既已长成,并且其能力有目共睹,因而为了韶国能够拥有一位更加贤明的君主,尔朱云濯决定禅位给尔朱贤礼,而他自己则想去四处云游,好好看一下这美丽山河。
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最大的当然是皇位的更迭。
但是皇上膝下只有这一位皇子,并且很早便开始协助皇上处理朝政,其能力也早已被朝中大臣所认可,因而他的登基,不可谓不是必然。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然而新皇登基不久,尔朱贤礼便开始以不可置疑的态度展开了科举制度,即便朝堂上众官员都认为他此举不妥,一片反对之声,然而却仍然挡不住制度的执行。
在第二年的春天,果然有了全国各地来的读书人前来参加科考。这当然与尔朱贤礼对该制度下了多大决心施行,亲自督促要将此制度在韶国人尽皆知。
第一次科考时,百官非常不屑,尤其是那些世族大家们。
可是从几轮考试到成绩发放,当真有人中榜,第一第二第三名被皇上以状元、榜眼、探花之名非别赐予称呼,并且在朝堂上有了真正的官位。
而这三人也逐渐展示了他们在不同方面的才华,并且状元宋明杰在多次为皇上出谋划策下,被几番提升官位。
这第一次的科举,便选出了宋明杰这样的人才为朝廷效劳,对于朝廷来说找到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对于百姓来说,这可是平民可以跟那些达官显贵一同站在朝堂上的一次机会。
也可以不用再像以前那般,只是有那般幻想却实现不了。
而这科举制度不得不说,为韶国带来了多位人才,而原本朝中的大臣在科考制度的刺激下也为朝廷更加尽心尽力起来。
总的来说,一股好的风潮逐渐在朝堂之上形成。
而接下来的一番又一番维新制度,虽然不再如当初的科举制度来说被人反对的那么彻底与强烈,尔朱贤礼已感觉到韶国已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走上了进步强盛之路。
而尔朱贤礼这年轻的帝王也越来越被人承认与称颂起来。
年轻的帝王尔朱贤礼再面对百姓称颂乐道时,却是仍如当年他面对尔朱云濯时般平静依然。
这一切,仿佛在他眼中,本应如此,或许,他也早已想到了会有如今这般美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