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曾海庭如今九岁。
村里的小伙伴都在到处玩耍时,他就只能待在屋子里学着写大字,一天不写够十张不许停。小孩子总是有叛逆心,他表面上写的很认真,其实一天写够两天的份儿,这样第二天就能出去玩。
村里的小孩子野惯了,上山下河无所不去。小伙伴们走到一座草房子面前,总会小心翼翼的拜一拜,问他们为什么,小伙伴告诉他,那里曾经住过状元。
这个词汇远的就像戏台上的传说,曾海庭听了也跟着似模似样的跟着拜,然后在撒欢上山去玩。
这样的好日子不长,很快他的小秘密就被发现,他娘恨的结结实实打了他一顿,一边打一边说,
你为什么不能争气一点,为什么不能像外院的一样。曾海庭反问谁是外院的,陈氏手下一顿,迎接他的是更疾风暴雨的巴掌。
曾海庭只能乖乖的去上学堂。
上学堂之后更讨厌了,所有人都会先仔细端详他一番,然后点点头,又摇摇头。
曾海庭最后实在按捺不住去问了最受欢迎的汤先生,缠了汤先生半月之后,汤先生才无奈回答:“我今天说了这话,出了这个院子是不认的,明白吗?”
曾海庭拼命点头,“我会保守秘密的,我藏的私房钱我娘都不知道。”
汤先生:.......那你现在不是说出来了?
他叹口气,“你原先有个哥哥.....”
“等等,我还有哥哥?除了源庭哥之外的,亲哥?”曾海庭强调一遍。
“当然是亲哥。”汤先生白他一眼,“不要打断我说话好不好?”
“您说您说,我保证您说什么都不插嘴。”曾海庭捂住嘴巴,表示自己真的不插嘴。
汤先生一口气说完:“你刚刚出生的时候他就被过继出去所以你从来没见过他但是他读书一路上进最后考上状元并且在学堂上了七八年学所有人看见你们两人时都会忍不住比较我的话说完了。”
曾海庭不明觉厉的鼓掌,“好!说得好!”
“臭小子,当先生是天桥卖艺的吗!”汤先生一巴掌呼过去,“话听清楚没有!”
“完全听到了!”曾海庭不断点头。
汤先生想说点什么又忍住了,“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没有两个相似的人。别人的话你听听就算了,别拿来当成枷锁困住自己。”陈氏对曾海庭每日耳提面命要上进要好学连他都有所耳闻,但是曾海庭完全就不是个科举的料子。
在重压之下,他用嬉皮笑脸来掩盖真性情。
“这么有哲理的话,莫不是先生自己想出来的?”曾海庭笑着说。
“臭小子,先生难道就不能说点实话?”汤先生生气,直接把人赶了出去。
曾海庭如今十五岁,他不喜欢读书却不得不读书,中了童生,准备去府城靠秀才。恰好听说他远嫁的姐姐回来了,陈氏就想让女儿去走走关系。
曾妍儿自从合离之后,一心经营商铺,借着海关司的便利,她的商品总是最新的,所以生意做的不错,如果她愿意伸手,带着去交际,无疑能够帮上一把。
陈氏的算盘打的不错,但被曾妍儿心平气和的拒绝了。
“娘,我这么做叫吃里扒外。”曾妍儿安静的解释,她这么一说犹如捅了马蜂窝,陈氏一下子就炸了:“谁是里谁是外?你说这话都不怕诛心吗?”
“我就是怕诛心才说的。我开铺子的本钱,进货的人脉,都是从哪来的?爹和娘没有花过一分钱出过一点力。平时你们拿着东西我就算了,只当我孝敬你的,我自己拿银子填补上。现在让我带着弟弟交际?我要是做了不叫吃里扒外叫什么?”她很是平静的解释,“我要是用自己能力做的,我二话不说带着弟弟去,现在让我做?我没那个脸。”
陈氏语塞,脸色憋的通红:“他就算过继出去,也还是曾家的人!用用他的东西又怎么了?”
“您要是这么觉得,当初那个算命的老头又是怎么回事?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没那么过分的吧?”曾妍儿看她不听劝,直接就把话说透了。
陈氏铩羽而归,换成曾宣荣出动,同样被一句“二百五十两”堵了回去。曾妍儿一点面子没给他们留。
曾海庭听了个大概,开始好奇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
曾海庭二十岁,他煎熬着终于考中秀才,自觉有了交代,拿着几十两银子打着游学的旗号就跑去京城,听说书画大家正好在京城,他还怕去晚书画大家已经走了。
但是等他跑到京城去,书画大家被拜访的人烦不胜烦,关门谢客。他吃个闭门羹,正在大师门口徘徊,跟一群大师的拥簇者眼巴巴的守着。突然驶来一辆马车,车上的青年下车后,调整身上的大氅,朱红色的官服穿在他身上竟是说不出的合适。青年随意看了他们一眼,说了句什么。那一眼,威势扑面而来,让曾海庭打个冷战。
没一会儿,就来了几个伙计,挨个挨个给他们送姜汤,一口热汤下肚,寒气不翼而飞。曾海庭一边喝一边问:“他是谁?什么能进去?”
“他是谁你都不知道?”热情群众看他一眼,“外地来的?”
“嗯,我刚从呈州来的。”曾海庭点头。
“羡慕啊。”搭话的青年说,“诺,刚才的次辅大人也是呈州出身,他对老乡格外关照,你要是报上文牒,能够换到半月的住宿和衣食。”
“什么次辅?”曾海庭对朝廷的官位不太明白。
“内阁知道吗?首辅知道吗?”青年连问两句,曾海庭连着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