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章第一卷]
第11节暗器伤人
罗世维的下一步目标是要成为县委副书记。他要打倒的靶子是上任县委办主任,他的前任史源朝。这时的史源朝已是县委分管农村工作的副书记。那时党政不分,县政府有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县委还有分管农村工作的副书记,这样管农业的副县长得听管农村工作的副书记的。后来党政分开,县委这边才没有这种分管工业、农业、财经的副书记配置。
要打到史源朝,罗世维用的是暗器。喜欢武打的人都知道,十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全是硬对硬的家伙。而暗器,比如飞镖,却防不胜防。再比如,《水浒》里那个没羽箭张清为何利害?就是使的石子是暗器,所以才杀得梁山的大将们个个心寒胆战。
史源朝的资格太老了,在县委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就呆了5年,相当于一个解放战争。他的文化不高,高中生,还没有毕业,不是他不想毕业,因为学校闹“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不得不辍学。那批学生后来有个专有名词——“老三届”,指的就是66、67、68级的高中生。因为高考中断,他们没有机会升学。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们就和一些小10岁的人一起读书,“背起娃儿上学”,成了较园里独特的风景,也是那代人的辛酸。
好在史源朝的父亲是位干部,县委办的会计。那时的县委办,负责整个县委机关的财务工作,各部门并没有分设的会计、出纳,因此实权很大,不管你是部长、常委、书记,你得报帐吧。这里面如果放宽一点,你可以多报;卡严一点,你就少报。在县委机关,算是实权很大的职位,一般人是不会让你掌握这个权力的。
史源朝的父亲出面,让史源朝成为县委办的工人,专门负责油印。这工种在权力机关,就是最低等的。别看史源朝的起点低,当时连干部都不是,可是史源朝却能利用好他的起点,还有他老爸的关系,不到3年,就转干成功。“有个好爸爸,干什么都不怕!”现在的官二代们为什么春风得意?是因为背后有人。如果史源朝的父亲是农民,他就是进了县委机关,恐怕一辈子就是个油印员。
“我爸是李刚!”你看人家多有底气。
现在流行的拼爸,没有亲爸,就要找个干爸,并非新玩意儿。封建社会,象和坤这样的人,干儿干女,成群结队。有个副市长,倒台后一查,干女儿竟然有三十几个。当然她们并不是什么干女儿,实际是他的姘妇。
史源朝有个好爸爸,虽然他从油印员起步,却比那些正儿八经的中专毕业生,大专毕业生爬得快得多。
后来,史源朝终于达到了县位副书记的高位。有他自身的努力,更有他背后父亲的支持。
罗世维通过大量的艰苦卓绝的工作,终于找到了史源朝的软肋——他曾经参加过红卫兵组织,而且还身背一条人命!那是1980年代的中期,对文革起家的干部彻底清理,不管你有多大的才能,一但属于文革起家的,一概不用。当时,老干部在各级掌权,他们在文革中吃尽了苦头,很多人差点被“红卫兵”小将折磨至死,因此绝不会允许“打、砸、抢”干将们混进各级领导机关,要把他们一个个地揪出来。
历史是轮回的。时光不到20年,颠倒的历史又被颠倒过来。那些往天关在监狱中的“牛鬼神蛇”,重新站在历史的大舞台。
不久组织上就收到了关于史源朝在文革中的表现的一封检举信。信是匿名信,而且居然是用打字机打的,当时的打字机叫“铅字打字机”,非常的麻烦,而且字是反着刻的,一个字一个字地打,修改时更麻烦,要用一种叫“改字液”的药水涂上去,干了才能改。可见,这人是花了大功夫。
1968年,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才16岁的史源朝是“红革联”的积极分子。他所在的派别要拿下另一派占领的校广播站,夺取舆论武器。至于啥叫红革联?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无法理解。当时,红卫兵组织分成若干派,但有一点,都申明自己是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的。其中,有的派别观点偏左,有的派别观点偏右,有的派别骑墙中立。虽然同为红卫兵,但水火不相容,各派别就开始内战。一时间神州大地,血雨腥风。后来,毛主席发话,叫军队介入,实行“三支”,即支农,支工,支左,实际上军管,把各派的武器收缴,才熄灭了武斗。
据说,重庆市红卫兵武斗时,动用了军舰,在嘉陵江上开炮,造成了轰动全国的新闻。现在的沙坪坝有全国最大的红卫兵墓地,全是些冤魂。
文革结束后的1980年代初,上演了一部电影,叫《枫》,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内乱的历史。
女红兵卢丹枫,就是在这个的历史浪潮中,跳楼自杀,大好青春年华,变成一捧黄土。电影的主题歌——
枫叶飘枫叶飘
枫枝摇枫枝摇
枫叶不知飘何处
枫枝摇过折断腰
枫叶不知飘何处
枫枝摇过折断腰
心上人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