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侧写师14
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画家):不惩罚罪恶,无异于鼓动他人继续作恶。
·
·
波士顿屠夫案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林莱遇到的?花费她最多精力的?一个案件。
当然了,这包括创建凶器辨别系统所?耗费的?精力。
这个系统对林莱来说?,可以说?是从?无到有,她自己在其中都有非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为此她还拜访了一些在业内颇有建树的?法证专家,就连在学校时都逮着?好几个专业教授,和人家悉心求教。他们都很耐心地指导了林莱,让她受益良多。
于是,在这样必先?利其器后,林莱再去侦破波士顿屠夫案,就变得很容易了。
即使不用那个凶器辨别系统,光靠着?林莱自己积累的?经验,她都能分辨出来“幸存者”乔治·佛耶特身上的?刺伤,只能是他自己刺出来的?。
这让他的?“幸存者”名头,出现了大大的?裂痕,甚至急转直下,他从?受害者变成?了嫌疑人。
顺着?这个突破口查下去,林莱又发现了一处支持乔治·佛耶特自导自演的?证据,那就是在乔治·佛耶特被?送到医院,从?昏迷中醒过来后,在和警察做笔录时,他声称和他一起被?害的?女孩子,是他的?未婚妻,他本该在那天向她求婚的?。
可根据林莱的?调查,那名女孩子才刚来波士顿没多久,她的?亲朋好友可以作证,她没有和比她大上很多的?乔治·佛耶特谈恋爱。
不过这些物证还不够将乔治·佛耶特钉死,林莱便开始了暗中观察,试图找到更多物理证据。
——波士顿屠夫的?特征是他会将从?上个受害人身上拿走的?一件物品,放到他下一个受害人身上。
然而在这一步时,林莱卡住了。
主要是乔治·佛耶特是个特别谨慎的?人,他有好几个化?名还有好几个住处,同时他本人还精通计算机技术,反侦察能力非同一般。可以说?,如果没有麦尔斯这个电脑小天才,林莱想要查出这些,而且还能不在网路上引起乔治·佛耶特的?注意力,那是非常困难的?。
幸运的?是,她在全面调查乔治·佛耶特之前,麦尔斯就成?为了她的?小伙伴,而且他的?电脑技术非常高超,即使将乔治·佛耶特的?电脑当做后花园,对方都不会发现。
林莱不由?得夸奖了麦尔斯这个小孩儿?好几次,把他夸奖得走路都发飘了,傻笑到他的?父母都看不下去了。
话?说?回来,林莱很难再寻找到其他物理证据。
于是,她将验证的?方向转向了心理方面,比对着?包括“btk”在内的?数个自恋型连环杀手,再根据波士顿屠夫的?被?害人和作案特征,对他做出了简单的?侧写:
这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不显眼的?人,他通常没有很亲近的?朋友,不过认识他的?人都会觉得他是个中规中矩的?人,生活方式还比较古板。
另外,根据波士顿屠夫青睐的?被?害人类型,他有一定程度的?恋少?癖,即喜爱青少?年,这一特性让他选择工作时,会倾向于选择高中老师、辅导员等可以经常接触青少?年的?职业,而且他是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这种?恋少?癖好的?,比如说?他会口头上骚扰学生,让和他接触的?女学生感觉到心理上的?不适,那么他必然会遭受过举报,留下过这类案底。
至于几年前波士顿屠夫为何会停止作案?林莱认为是这种?杀戮方式,带给他的?权力感和上帝感越来越少?,无法满足他那颗贪婪而自恋的?心,所?以他改变了策略,决定将获取权力感的?方式升级。
事实上,林莱还有一个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推测,就只是这个推测中涉及到了一名正直的?退休警长。
撇开这个推测不提,林莱将自己的?心理侧写,和乔治·佛耶特以及他多个身份,进行了比照。
完全对得上。
乔治·佛耶特在遭遇到“波士顿屠夫”前,就是一名大一新生助教,最后一个女受害者就是那所?大学的?大一新生;在那之后,乔治·佛耶特的?一个化?名对应的?职业是高中计算机老师,曾因对女学生言语上的?骚扰而被?学校开除。
至此,可以确定乔治·佛耶特就是所?谓的?波士顿屠夫。
然而还是那句话?,相比于林莱以前暗中调查的?案件,这个案件中的?物理证据没那么充足。
林莱决定再观察一下。
她说?的?“观察”是指比较蝙蝠侠的?观察,窃听器啦定位器啦,周边监控器啦之类的?,总之都不怎么合法就对了。
这还让林莱想到了一个大问?题——她该怎么让她这边的?证据合法化?呢。
这个问?题林莱以前是遇到过,可谁让那时候她在纽约呢。不说?马克是纽约警局的?明星警察,眼下的?警局高层,就是林莱的?祖父欧文·戴维斯不仅是从?纽约警局从?高层位置上退休的?,他还在警察工会很能说?得上话?,所?以人脉挺广的?,给林莱开开绿灯是比较好操作的?。作为对比,波士顿屠夫案归波士顿警局,波士顿和纽约都不属于同一个州,林莱没办法把手伸那么长。
那只能曲线抓罪犯了。
几经周折后,林莱将电话?打到了bau,她是先?打给了瑞德。
bau,匡提科。
bau刚结束了一次外勤,处在等待下一次工作的?间隙,大家都呆在自己的?位置上写报告。对于摩根、艾尔(elle)他们来说?,这文书报告有时候比外勤工作还让人烦心,对比之下,已经当做吃饭一样简单寻常地将报告写完的?瑞德,就有些扎眼了。
他路过摩根办公桌,去倒咖啡的?时候,只扫了一眼就精确地说?出了他那一页第几行与第几行有个拼写错误。
摩根:“……”
艾尔忍笑。
因为快到下班时间了,在自己的?快乐屋里呆着?的?加西亚就先?一步溜了出来,准备叫上摩根他们一起去吃饭,见状很不客气地挤过来,还说?我?不是给你?一个自动纠错小程序了吗。
摩根还没说?什么,端了咖啡回来的?瑞德就插嘴道:“摩根说?那个小程序就像是机器做出来的?饭一样没有灵魂。”
黑人帅哥、踹门担当-摩根:“嘿!”
这时候瑞德的?手机响了,他拿过来一看,就连忙把咖啡杯放下,正打算接通,就发现自己头顶不知何时多了好几朵乌云。
“?”瑞德连忙把手机护住:“这不道德吧?”
“打扰别人谈恋爱是不道德,噢?”加西亚还读懂了瑞德的?怀疑眼神,摇了摇手指:“啧啧,小天才,我?虽然不是什么侧写师,可你?看了下手机,嘴巴都要咧到耳朵上了,我?要是再猜不出来可就愧对我?‘情感女王’称号了。”
瑞德:“莱娜不是——”
摩根挤挤眼睛:“原来是叫莱娜。”
加西亚也跟着?起哄。
瑞德没有多少?攻击力的?抱怨:“你?们真讨厌。”
原先?从?事性犯罪调查的?艾尔这时候指出:“瑞德博士,你?到底接不接了?”
瑞德索性不理会这群无良同事,跑到清净的?地方去接电话?了。
林莱问?候了他几句,就直入主题了,她想要就波士顿屠夫案和bau的?组长霍奇谈一谈——当年连环凶杀案发生时,波士顿警局的?肖纳斯警长就向bau请求援助,负责为波士顿屠夫进行心理侧写的?就是霍奇,而且那还是他从?律师转职为侧写师后的?第一起案件,可惜到最后都没能将波士顿屠夫抓捕归案。
瑞德就去敲了霍奇的?办公室门。
本来霍奇是不想接这种?私人请求电话?的?,通常都是作为联络官的?jj先?筛选案件,不过等瑞德转述是和波士顿屠夫案有关后,霍奇就破例接听了电话?。
这通电话?讲了很长时间。
随后,林莱还将她这边的?各种?资料都传真了过去,甚至还包括了她那个凶器辨别系统的?源代码。这个部分之后由?加西亚进行了鉴别,她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bau的?其他人则翻阅了案件相关资料。
可以说?,林莱准备的?资料除了其中不太合法的?部分,其余的?完全是教科书级别的?完备。
摩根看了一部分就忍不住问?道:“瑞德,你?再说?一遍你?的?这个‘朋友’莱娜几岁了?”
瑞德不明所?以,不过还是回答了:“十?九岁。”
摩根啧啧称奇:“她难道从?十?岁就开始破案吗?这可不是一个菜鸟能做到的?。难道说?天才的?朋友也是天才?”
瑞德刚想解释,吉迪恩就先?开了口:“她的?情况有点特殊。”吉迪恩和麦克莱恩是多年好友,从?对方那边知道一些那个小女孩的?事儿?。
不过吉迪恩只是说?了这么一句,就没有展开来说?了。
瑞德张了张嘴,接下来尽管仍旧以一分钟万字的?速度在诵读那些资料,可还是将吉迪恩的?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等吉迪恩也看完后,他说?道:“这里面我?不认为我?们还有什么好补充的?。”说?着?就看向了作为组长的?霍奇。
“她的?目的?也不是这个。”霍奇会意道,“我?会去打几个电话?的?。”
因为bau如果不受到当地警方邀请,他们是无法介入当地案件的?,不过霍奇认识一些人,他可以寻求他们的?援助。另外,一直对这个案件耿耿于怀的?霍奇,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因为一些难走的?司法程序,在案件有了重大突破甚至嫌疑犯已经露出水面的?情况下,对此无动于衷的?。
甚至霍奇还负责任地联络了当年负责这起案件的?警长,汤姆·肖纳斯。
当年就是这个老警长邀请了他们,却在某一天不由?分说?地将他们赶走了。
或许其中还有一些内情。
考虑到在电话?内无法说?清,霍奇还亲自赶往了波士顿。
在向这名老警长表示他们锁定了波士顿屠夫后,内疚不已的?老警长终于吐露了心声,原来是当年波士顿屠夫给他寄来的?一封信,说?如果波士顿警局不再缉捕他,那么在老警长还活着?的?时候,他就不再杀人。为了不让波士顿再出现无辜的?受害者,老警长同意了。
这无疑是将波士顿警局至于不利之地。
事件的?性质就和林莱先?前遇到的?杀妻案中,鉴定机构的?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差不多,甚至比这还要严重,毕竟这是警察屈从?于了罪犯,一旦被?外界得知,波士顿警局要面对的?谴责可不会少?了。
那就这么算了吗?
当然不能了。
根据侧写,波士顿屠夫这样自导自演一出戏,就是为了以后获取更大的?快感。他是不可能停止杀人的?,除非将他逮捕归案。
现在,正是亡羊补牢的?时候。
就这样经过多方斡旋,波士顿屠夫案得以重启,为了防止打草惊蛇,一切调查都很低调。
林莱从?学校里请假,来到市区见到了同样低调前来的?bau成?员们。
这其中瑞德是她的?好朋友,两人最熟悉;吉迪恩,林莱认识的?,先?前交流会上麦克莱恩介绍过的?,不过并不太熟悉就是了;霍奇,林莱这段时间和他通过几次话?,算是认识;其余的?成?员,侧写师摩根与艾尔,还有联络官jj,林莱还是第一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