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第1/2页)
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4章
菜籽在成长完成之前是菜,能食用,只是在不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也没谁整天吃菜,也没多少人爱吃,只有荒年来临的时候,才会吃菜叶树皮草根。
这也是刘玄运气不错,只有沙县遭灾,别的地方却都还是丰收,而刚巧有一大片荒地,长了不少菜,那荒地不适合种庄稼,便也没有人管,任由一年年的菜生根发芽,结籽,往复循环。
刘玄说要买菜籽,用的银钱不多,便有附近村子的人都帮着把菜籽收集好了,打包送了来。
有了菜籽,刘玄便准备榨油。
晾晒、蒸煮倒还容易一些,后面处理好的坯料得包成圆柱形状,再放进石槽中榨,这其中还用到一些长长的木棍,当中还有几位特别的支点,初时刘玄不懂,画出来的图纸虽然跟文字描述一样,可支点位置不同,用的力气便完全不同。
实验许久才摸索出规律,也好在菜籽实惠,没用多少银钱,便能可劲儿的折腾。
等油炸出,还得静置、过滤,刘玄等不得那么久,便稍稍过滤之后,就急忙让人多增加油脂去重新制作干饼。
加了油的干饼吃起来更加酥脆,而且更香也更管饱,且口感已经没有那么揦嗓子。刘玄心中满意,道:“往后便给那些乞丐这种干饼。切记,水不能直接喝凉水,必须喝烧开的凉水,如有谁不听话,直接撵出去就是。”
有那么几个不讲究的,直接撵出去,其他人见了,便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了。
自从假扮乞丐以来,直到干饼配方的最终确定,刘玄都没怎么好好休息过,这会子干瘦干瘦仿佛风一吹就能倒,他自个儿也觉得眼前一阵一阵地发黑,到底是没硬撑,决定好好歇息一天。
只是眼睛一闭,那文字却闭不上。
[朱棣:干饼不错,行军打仗合适,边军驻守吃着也合适。]
[刘彻:是比炉盔好。]
[杨坚:也比炒面好。]
[赵匡胤:如果有足够的油纸布包裹,干饼存放时间不比炉盔短。]
*
刘玄:“……”
干饼用得都不是精细粮食,唯一比较昂贵的油脂也有了菜籽油,而制作方法也并不困难,如果有油纸布包裹防潮,也的确是能存放很长很长的日子,而这其中的好处,刘玄也已经见识到了。
而他现在既没有行军打仗,也没有戍守边关,所以手中这干饼的方子,得拿出去。
“六喜,准备笔墨。”刘玄爬起来,坐在桌边,思忖这信该如何给皇帝写。
一回生二回熟,他也给皇帝写过几封信,基本都只是陈述事实,并没有说自己有什么想法,只是现在这干饼的方子送了去,他是希望皇帝能马上用到边关的。
若是皇帝看过之后转头便忘了,那这方子就也没有拿出去的必要。
刘玄想了想,终于提笔,写完信又细细叮嘱六喜。
这封信依旧畅通无阻的进了御书房,甚至是值守的侍卫和太监都主动给开了绿灯,提前叫这封信送到皇帝面前的,原因无他:皇帝这几日经常念叨玄哥儿,甚至是还准备给刘玄序齿,只是因为刘玄没在,这才暂时作罢。
序齿的皇子那便有名有姓,更别说现在刘玄在沙县折腾出来的动静,早已足够惊动皇帝,甚至是惊动朝堂上下。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冷宫里抓野兔才能吃上一口肉的无名皇子了。
信送到,皇帝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看,看完信,又打开连带着一起送来的木盒。
木盒粗糙,既没有精心雕刻,也没有涂漆,比起宫里到处可见的昂贵贡品,这木盒更像是随手找了两块无毒的木头,随手做成木盒,这便用上了。
皇帝眼神一暗,亲自打开木盒,里面倒是包裹着油纸,还好几层,一一拆开之后,里面是方方正正的干饼,散发着油脂的香味,但对于吃过山珍海味的帝王来说,这油脂比起御膳来说,也只是别有风味而已。
干饼捏着硬邦邦,却很容易咬,稍微有点掉渣,口感有点像点心,却又要更粗/硬一些,咽下去的时候,稍微有点揦嗓子。
在干饼旁边,还放着一小块炉盔,皇帝捏起来,想到信中所写‘炉盔扎手,需得小心,食之如石,细嚼慢咽方可’,这炉盔当真是石头一样,不但扎手,还沉甸甸的,也根本咬不动,好容易咬下一小块,也嚼不碎,果真是得慢慢咀嚼。
炉盔便是行军打仗时常备的干粮,有的地方也会准备晒干的饼,跟炉盔一样,也是跟石头一样硬,还有的地方直接把面炒熟当做干粮,无论如何,比起干饼,都差了些。
皇帝慢慢嚼着炉盔,拿起信中的干饼方子看,连带着菜籽油的压榨方法都有,干饼用的都是粗粮,菜籽种植也容易,尤其是边关苦寒之地,庄稼种不出,种菜倒是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