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粥棚沿着朱雀大街一字排开。

亲眼见了流民,才知道这年代百姓是真的苦。

寒冷雪地,衣不遮体,骨瘦嶙峋,眼神呆滞,表情麻木,只在捧起粥碗的时候,眼中多了丝活气。

李晔和皇后都是一身常服,没有刻意宣扬自己身份,身边还有平原,平时活跃的小丫头现在变得沉默了,深居宫中的她何曾见过这样的人间惨剧。

特别是一些孩子跟她年纪差不多大,站在雪地里瑟瑟发抖。

也有一些长安平民混进流民队伍里,但很快就被禁卫军查出来,流民的那种饥寒交迫是演不出来的。

解决流民问题,光施粥是不够的,也没有那么多粮食一直施下去。

还有住的问题,没有地方躲避风雪,他们很难熬到春暖花开。

李晔把施粥的任务交给皇后和李渐荣,自己带着一营禁卫去南城清理房子。

紧挨南门的几个坊,在黄巢之乱中破环最为严重,久而久之,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地方。

李晔和禁卫军一同清理。

城中居民不少是认得李晔的,他走到哪里,人就跟到哪里,仿佛后世的明星一般,见皇帝亲身劳作,也跟着一起做事。

人多力量大,天快黑的时候,清理出两个坊,勉强能遮风挡雪。

韩偓领人送来一车车的干草和干柴,干草铺床,干柴取暖,有了这些,流民总算有个温暖的家了。

流民在兔崽子们的带领下,有序的进入坊间,麻木的脸上终于多了一些活气。

李晔没有回宫,而是跟亲卫都留在流民坊里。

流民一路辗转,历经艰辛来到长安,除了饥寒,还有恐惧。

有时候恐惧比饥寒还要可怕。

而大唐的皇帝在这里,能让他们安心。

亲卫都分成十二队,轮流巡夜。

李晔一直在流民坊住了三天,睡干草,喝粥,没搞任何特殊,人心都是肉长的,百姓的眼睛也都是雪亮的。

皇帝以身作则,流民坊很快被清理出来,长安的流民乞丐都有了容身之所,不用在风雪天里挨冻。

第三天的时候,太阳出来了,流民脸上的寒气被驱散,终于流露出喜悦和生机。

粥棚也从朱雀大街搬到了南城流民坊,每天供应两顿浓粥。

难民还有一大问题就是孩子居多,差不多三千多人,从五六岁的孩童到是十三四岁的少年,而且大多失去亲人,不管他们,很容易滋生新问题。

留在这里也不放心,李晔索性将他们带回大明宫。

分成男女两营。

大明宫是兔崽子们曾经居住的地方,现在又有了新的小兔崽子。

做完这一切,上元节也到了,除了留下必要维持秩序和警戒的兵力,李晔给亲卫军放了两天假,还发了军俸。

之所以叫军俸而不叫军饷,就是为了跟以前的军队区分开来。

神策军还在整改中,没有放假。

上元节终于像个节了,街面上游人如梭,不少穿着圆领袍的青年游弋其间,引得人群纷纷侧目。

他们正是禁卫军的将士,李晔难得阔绰一回,把内帤的最后五千件新衣全拿了出来,回家就要有个新风貌。

果然这些人的出现,在长安城中引起了轰动,特别是将士们英武挺拔的身姿,吸引了不少少女的秋波。

平康坊青楼,见到青衣圆领的年轻人,一拨莺莺燕燕热情高涨,“小哥,进来玩啊,姐姐保证服侍周到,不收钱。”

街面上各种小摊热情招揽。

虽说是放假,但军纪犹在,上官一再强调,进了青楼,也许不杀头,但肯定是要被逐出禁卫军的。

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以前在营中还不觉得,到了长安才知道,禁卫军意味着什么。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娘子助我致富

娘子助我致富

耳东九月
男主意外穿越到一个陌生的王朝,在那里他虽是最底层的乡野之人但是好运偏偏降临在他头上,一位富家千金成为了他的婚配之人,可奈何女主的爹提出了难以完成的要求。 男主运用现代知识外加女主经济上的支持,成功的完成了所要求的的条件。
历史 连载 15万字
武唐第一佞臣

武唐第一佞臣

宝珠道长
酒精中毒魂穿,来到唐高宗初期,先平第一位女皇叛乱,再见证第二位女皇的崛起,成为武唐第一鹰犬爪牙
历史 连载 63万字
帝国的黎明

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一个如梦如幻的帝国,一场热血淋漓的穿越,一段亦真亦假的历史。宋辽夏三足鼎立、女真、蒙古,北方的蛮族仍旧此起彼伏。 历史的大潮蠢蠢欲动,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流不尽的英雄血,老大帝国的命运,是被征服? ......还是被征服?
历史 连载 167万字
妖行大陆

妖行大陆

明也
这是一个只有兽,半兽,妖,半妖的世界。
历史 连载 0万字
穿越战国的风流诸候

穿越战国的风流诸候

洛城听雪
写一个男子寻找古国并与多名女子之间的香艳传奇有趣故事
历史 连载 8万字
重生之无敌吕布

重生之无敌吕布

九鼎大少
喝烈酒,骑好马,抢地盘,拥美人。重活一世,吕布高举方天画戟,朝着麾下众人怒吼一声, “众将听令,一个字,就是干!”粉丝群号:611642175喜欢本书的可以进群来探讨一下剧情,嗨皮一下。
历史 连载 6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