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知青 (第1/2页)
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刚麻麻亮,唐软就起床了。
大冬天的,其实地里的活儿并不多,队里人分一分之后,大家都还算轻松。
不过到底是以知青下乡的名义来的,唐软还是得正式露个面才行。
村里人一时半会儿的肯定是认不全的,也没那个必要一下子都认全,重要的是同为知青的那批人。
身份相同在某些时候就代表了天然的利益同盟,总要有个良好的关系才行,尽快熟悉起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天早上早饭是没有的。
一般农家这个时节是不吃早饭的,就算是农忙时候也很少有一日三餐的,毕竟大多数人粮食都不富裕,省着点总是没错的。
这几天知青点的知青们都没分配活儿,所以一大早的,杨芳子就带着唐软上门去了。
唐软和杨芳子上门的时候,知青们正三三两两聊天的聊天,看书的看书,气氛很是不错。
看到大队长妻子带着个异常漂亮的姑娘上门来,心里都有些奇怪,面上倒是热情的迎着二人进了屋。
知青点是两排屋子,男知青住一面,女知青住一面。
这会儿大家都聚集到女知青这边屋里,女孩子们更怕冷一些,一天都烧着炕,所以一群人都在灶屋里取暖,看书也好,聊天也罢,谁也别嫌弃谁碍事。
唐软打量了这一屋子的知青一圈,感觉他们之间的年龄差最大的怕是有十岁多。
不过总体来说大龄的少,更多的是二十出头的青年人,十几岁的少年也有,但却就那么一两个。
唐软在打量这些知青,知青们也在打量唐软。
女知青里领头的姑娘叫王伊娜,是海市人,去年才下的乡。
王伊娜听到杨芳子的来意后,有些诧异,没想到唐软也是下乡知青。
看到唐软和杨芳子亲密的样子,王伊娜连忙热情的招呼唐软烤火。
“唐软是主动响应号召,积极要求下乡为国家减轻负担的,她是独生子女,本来政策上不要求的,所以就比你们迟了些。”
话音刚落,有些人眼里就带了些不以为然,糊弄谁呢,要不是万不得已谁会来乡下。
但也有些人油然而生些许敬佩,觉得唐软同志的思想觉悟就是高。
杨芳子到底比这些年轻知青们有阅历,一眼就大概看出了这些知青的态度,倒是也没计较,不论是出于什么初衷来的,可留在乡下却绝大部分都是不得已为之的。
王伊娜率先伸出手“我叫王伊娜,海市人,比你先来一段时间,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唐软也伸手同她握手道:“我叫唐软,京市人,以后劳您多照顾了。”
感受到手心光滑细腻的触感,王伊娜眼神闪了闪,回以微笑“太客气了,以后相互照顾才是。”
不一会儿就和屋里十八个知青认识了,唐软记性好,这会儿也记住了他们的名字。
女知青们住在向阳的那一排屋子,四间房里一共住了二十三个姑娘,男知青们住的算是厢房,也是四间,统共住了十六个人。
除了这会儿还在屋里的十八人,剩下的约着一大早就去了镇上。
难得可以休息,本来老知青们是不打算去镇上的,但今年新来的知青们闹着要去,老知青们不放心他们,就决定跟着一起去。
今年新来的知青就有十三个,这会儿去了十一个,老知青们索性就派了十个人一同去,一来以防万一到时候好拦着他们一点儿,二来也是帮大家伙儿带点东西。
唐软也没好奇剩下的大半知青的去向,毕竟难得休息,谁还没有点私生活呢。
杨芳子不愧是大队长的夫人,虽然性情爽朗,但交际也是把好手,看的社交小白唐软好生羡慕。
言语来往中,唐软就大概了解了知青们的基本情况。
王伊娜虽然来得晚但却隐隐是女知青之中领头的人。
男知青之中最有威望的是一个叫谢楠的老知青,因为新来的知青中大部分有些激进不知事,谢楠亲自领着他们进镇上了,怕别人压不住那些新来的知青。
而新开的这一批知青中领头的是一对表兄妹,据说家世不错,家里长辈是哥(不是错别字哦)委会的,思想颇有些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