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小米的成长环境,一直是很孤独而又喧嚣的。
孤独,是母亲冯珺君每日忙着做生意,无暇顾她。父亲李至全每日忙着玩儿自己的桥牌,无暇顾她。
喧嚣,是周围有很多邻里会帮忙照顾她,供销社的热心家属们,张麻子医生一家,还有经常给她做米羹的永娣……她从他们那里,感受到了被怜悯的呵护。
当然,父亲和母亲也不是全然不管她,每天晚上会有全家相处的时刻,父亲偶尔会与她一起搭搭积木,然后“哗”的一下全部推倒,母亲会教她牙牙学语,识字甚至背简单的古诗。
当她长到两岁多时,有了自己幼儿时期最美好的一段记忆。
当物质粮食需求在母亲冯珺君的努力奋斗下得到了日益的满足后,精神粮食需求就被逐渐提上了日程。直到有一天,家里新添了第一台双卡录音机,屋里每天就开始响起时髦而悦耳的流行音乐,比如邓丽君的《甜蜜蜜》,比如费玉清的《一剪梅》……
父亲李至全是特别爱钻研这些东西的,他买了很多空白磁带,翻录了很多歌星的歌曲,还会录一些日常的乐子。他沉浸其中,甚至抛弃了以往与同事打桥牌的玩乐项目,一下班就回家捣鼓。
母亲冯珺君骨子里也是喜欢的。这一对儿文艺青年夫妇本来有些僵化的感情,因为这台录音机竟有了回暖的迹象。
在李小米的记忆里,那是一个繁星点点的夏夜,父亲母亲早早吃完饭,把录音机搬到了门口的小坝子里,插头的线从屋里一直接到屋外。
李小米被安排坐在有靠背的小凉椅上,那个时候还算大而清澈的眼睛,望着天上的一闪一闪的星星,有些出神。
父亲李至全和母亲冯珺君坐在旁边的小竹凳上,按下录音健,开始了他们此生最为默契的一次表演。
父亲李至全手里拿着一把上海牌口琴,银白色的金属琴面,绿色的塑料格子,放在嘴唇边开始划拉,发出完整而动听的旋律。
母亲冯珺君随着旋律,开始哼着小调,继而唱起了悠扬的歌曲。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