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皇子从书院的事情抽开身之后,打算再一次约见胡海。
这段时间他跟胡海也陆陆续续见过里面,只是最近几次见面,胡海的态度让三皇子十分不快。
胡海不知道为何总是用一种打量的眼光偷看他,说话也是夹枪带棒含糊其辞,三皇子有时候甚至觉得胡海在害怕什么,身边的家丁明显增多了。
胡海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至于是什么事情……三皇子觉得自己应该去查一下。
或者去试探一下胡海。
三皇子的想法刚成型,侍卫长就急匆匆的跑进来,在三皇子耳边低语了几句。
听到侍卫长传来的消息,三皇子神色一厉,“消息属实?”
侍卫长点头:“属下亲眼看见了胡大人的尸体被打捞起来,虽然已经尸体已经腐烂浮胀,但确实是胡大人无疑。”
三皇子深情凝重了起来,“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失足落水,几天后才找到尸体?”
侍卫长也不清楚,正想请问三皇子需不需要他再去仔细查探一番,院子外面传来了别的声音。
不一会儿,守在外面的侍卫进来禀告三皇子:“殿下,杜院长派了学生过来传话,说是书院外来了一群人自称是皇上派来保护太学的先生和学生的,让殿下去确认一番。”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胡海出事的这个节骨眼到达邺城,这不得不让三皇子多想。
心中想法再多,三皇子也要出去看看来人是谁。
三皇子来到书院大门,就看到康赋腰间别着佩剑站在门外,身后跟着两列侍卫。
侍卫虽然穿着常服,但目光如炬,站姿挺拔,手不离剑,气势汹汹,很有威慑力。
见到三皇子出来,康赋朝站在台阶上的三皇子行礼:“臣康赋,见过三皇子。”
不等三皇子开口,康赋又将腰间的文书呈上:“陛下闻三皇子遇袭,十分担忧,特派臣带领羽林军共三十人前来保护殿下,此乃陛下亲笔文书。”
侍卫长从康赋手中接过文书,呈给三皇子。
三皇子将其打开,快速浏览了一遍,看到上面写着“忧心如焚”“寝食难安”之类的词语,眼中晦涩不明。
将文书合上,三皇子面上看不出异样,朝康赋道:“康大人舟车劳顿,辛苦了。”
……
三皇子去接见康赋时,顾络纾这边也得知了胡海的事情。
听到叶兆杨说胡海死了,顾络纾一顿,随后神色如常:“还查到其他什么消息?”
叶兆杨将他与孟禹礼打听到的消息告知顾络纾:“学生暗中询问过胡府的下人,找到一点信息,那人说最近几天,胡海看起来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身边保护的人也成倍增加,像是在害怕什么。”
孟禹礼:“派那么多人保护自己,能怕什么,自然是怕被人暗杀。”
叶兆杨点头:“就是不知道是谁要杀胡海。”
顾络纾闻言高深莫测道:“胡海只是一个巡盐史,就算皇帝信任他,掌握着官盐买卖,但能在邺城横着走,靠得不仅仅是皇帝的信任。”
叶兆杨想了想,道:“除了皇帝的信任,想必这邺城大大小小的官员,也不敢跟胡海对上,想必是胡海抓住了这些官员的把柄,让这些官员不得不听胡海的。”
顾络纾点头,示意叶兆杨继续说。
叶兆杨:“从胡海出现异常开始,是在我们去胡府偷出一副卷轴,站在看来,那个卷轴里面有很重要的东西,胡海就是用这个把控着邺城官员,邺城的官员表面上敬着胡海,内里肯定不愿意被胡海压制,想必是安排在胡海身边的探子从胡海的异常中发现了什么,干脆解决掉胡海。”
孟禹礼点头表示赞同。
顾络纾也点头,叶兆杨说的,跟他想的差不多,只不过还有一点……
顾络纾把玩着手中的佛珠,道:“胡海的死,其中恐怕还有皇帝的手笔。”
叶兆杨闻言又思考了片刻,明白了顾络纾的意思。
胡海弄丢了能控制邺城官员的把柄,就算是反扑,邺城的官员也不敢在短时间内对胡海下毒手,再怎么说,胡海在也邺城兴风作浪了十几年,如果没有皇帝授意,邺城的官员不会如此大胆。
更大胆一点推测,恐怕胡海之死,还是皇帝亲自动的手。
不管胡海的死是邺城官员动的手,还是皇帝做的手脚,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卷轴非常重要。
想到这点,叶兆杨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顾络纾:“先生,不知道那卷轴之中,到底是什么东西?”
顾络纾:“……”
顾络纾一时之间沉默,让叶兆杨以为顾络纾不想让他跟孟禹礼知道里面的玄机,不由垂首:“抱歉,先生,是学生越矩了。”
叶兆杨才智不错,就是有时候难免多思多虑,以为顾络纾还不是很信任他,才不告知他,心中难免失落。
顾络纾见状有些无奈,“并不是不信任你二人,只是……”
顾络纾话没说完,就听到房间外传来敲门声,温软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络纾,在吗?”
房间内的三人一顿,彼此对视一眼,顾络纾和孟禹礼手忙脚乱的从旁边随手抓了一本书打开,装作看书的样子,叶兆杨则起身去开门。
门外,温软玉举手准备再敲一次门,就看到房门被打开。
叶兆杨见礼:“温先生安。”
温软玉看了看叶兆杨,又透过叶兆杨看向他身后,房间内的两人像模像样的看着书,顾络纾还翻了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