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了地,李雨晴很快就把辣椒苗和番茄苗种上了。还种了一陇空心菜,一陇香菜和葱花。菜园周围搭上支架子,种了豇豆和南瓜苗。
小吃店的生意很不错,尤其是早上和中午客人特别多。看到店里人那么多,还好有打包服务,不然店里根本坐不下。李雨晴想把店扩大的心愿越来越急切了。
现在手里的银子不够再建一栋楼,可把隔壁改造一下是可以的。
所以就找来大姑商量扩店的事。莫小琴一听她的店这么快就可以开了,心里非常激动。把和林子墨合作的银子拿出来,交给李雨晴张罗。她自己则回村看看家里的养殖场。若是开店了,首先要保证食材。
李雨晴忙完了便来到乌藤巷找到大东家,请他帮做一些木工。他们自然很高兴,定金都没收,马上就能开工。
按照初步的设计,李雨晴找来工人便进行了旧房改造。
先花了几文钱请了几个大娘把房子打扫干净,把老鼠洞填上。
围墙是就地取材,用江边的大块的鹅卵石搭上。种上两排细竹。把小吃店和老屋全部围在一起。
原来的院子一半用砖盖起来,做餐厅。另一半仍然是室外。除了花圃的地方,还划了几个停车位。
地板再铺上平坦的石板,泥砖墙面刷一层清漆防层,以前小小的窗户拆掉,变成宽大的推拉门落地窗。屋顶重新打理过,加固,重新盖了瓦片。已经黑乎乎的木梁清洗干净,变回了原木色。再挂上几盏蜡烛吊灯。老屋子立马变得高大上了。
老房子堂屋和新盖的餐厅打通了,变成了足足有三百多平的大餐厅。靠墙是几个厨房,每个厨房做不一样的菜式。李雨晴设想的是自助式的餐厅,和大学食堂有点像。
餐厅大堂中间摆下了几张大圆桌,柱子边围了一圈单人座位。旁边靠窗的位子摆了一排卡座。餐桌上摆着陶罐,里面插着香丫她们折回来的野花。
还隔了几个包厢。包厢名字分别取名:月亮山、相公山、老寨山和东郎山。
厨房过道后面是洗手间,男女各两间。
后面的两个房间和前面的餐厅隔开,用作宿舍。
每个宿舍里做了两排架子床,可以够八个人住。同时还隔出了一间洗浴间供员工使用。
忙了足足一个月,新店终于完工了。
目前店里李雨晴、小英和莫小琴都是负责窗口的店长。说到员工,除了珍珍、小芳、还有三个小孩子,就没有了。
当初珍珍说了,婶婶陈丽萍想要来店里干活,李雨晴原先想着她带着一个几个月的宝宝,不方便。小英和莫小琴跟她商量,店里都是女人,可以帮一把手,李雨晴便答应了。就安排陈丽萍先坐前台,负责发座位号,这工作比较轻松,而且霖崽也可以暂时放在柜台,她也能顾得过来。
可还是缺人手,便去街上的贴了招工布告。那些会认字的人一看,都感到稀奇。忍不住念出来:本店招女工若干名,要求身体健康,年龄在15岁以上。工钱每月六百文,包吃包住,月休四天,有意者请到县学街姐妹小吃应聘。
布告一经宣传,就吸引了大批女孩子和家长的眼光。有钱人家是不稀罕的,而且认为女子在外做工是不合适的。但是穷人家就没那么多讲究了。光是这每月的工钱都顶得上一个男子的工钱了。机会难得,所以有意向的女子于四月二十五在小吃店进行面试的时候,小院都快站不下了。有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混在里面,还有一些年纪大的老人。
经过报名、筛选和体检,留下了十二个女子。李雨晴请南街医馆的陶大夫帮忙拿脉,证明是健康的才有资格来做事。最小的是十四岁的刘小玲,最长的是五十岁的蒋大娘。本来是不收刘小玲的,她身高比较高,又很会做事,就留下来了。果然没留错,小玲以后还成了店里的得力帮手。
十二个女人住进了新店的员工宿舍。女工们一进来就新奇得很。她们都没见过这样的房间。
上下铺的木床,一排大衣柜,宿舍中间是一排桌椅,宽大的阳台可以晾晒衣物。
“哇,这个衣柜真大啊!”
“这些是大户人家才用的东西吧?没想到我来做工,居然能用上这么好的家具!我要是和村里人说啊,她们肯定都不信!”
“诶,你们看这是什么?”刘三妹指着厕所里的蹲便器问道。
“不知道啊。”
蹲坑、洗漱台、毛巾架、铜镜都是李雨晴找人特制的。
店里的洗手间也是李雨晴找了瓷器的作坊烧制的陶瓷蹲便器,装好以后现代的洗手间一样,用水一冲就干干净净。
小芳和珍珍也搬了自己的物品进来,听大家在讨论洗手间,小芳莞尔一笑:“这个是方便用的。”
“组长好!”
小芳和珍珍现在是组长了,还负责培训,所以新员工看到了她赶紧打招呼。
啥?方便用的,这难道是茅房?房间里还有茅房?不臭吗?不过她们自己家里的房里也是有尿桶的,也是臭烘烘的。
小芳用水瓢舀了一瓢水冲下去,“哝,就这样,方便完用水一冲,就不会有臭味了。”
哇,真是耶!
珍珍直接给大家介绍起来。
“看到床上的名字了吗?都对号把自己的行李放着吧。把床给铺好。要是有想换床的,自己商量。衣柜也是,一人一格,自己用自己的衣柜。不用占用别人的,免得以后闹矛盾。店长可是说了,大家都是一样的,谁挑起矛盾就得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见大家都没铺床,珍珍问:“怎么都不动啊?”
小玲怯怯地说:“珍珍,我不认字,不知道我的床在哪。”
“我也是,我也不认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