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是修复也是传承 (第1/1页)
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晨,熟睡的孟江筝在梦中被安晴摇醒,现在是早上六点,她们七点钟要上班了。
孟江筝发现自己竟不在住的地方而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原本因为醉酒而头晕的脑袋一下子清醒了,当看到自己旁边是安晴时才松了一口气。
安晴说这是她一个朋友家,昨晚太晚了就先住在这边了,一番洗漱之后她们匆匆忙忙的去了博物馆。
今天是她们清洗器物的第十天,说起来,来实习已经十多天了,蒋师傅只让除了在第一周的时候进行了简单的教学,后面的就一直让她们进行清洗的工作。
“光是清洗的工作,让你们洗上一个月都不为过。”蒋师傅每天都念叨着这句话,也不知道他是想让这两个女孩子把博物馆的瓷器洗完还是照顾她们,只让她们做最基础的工作。
今天要清洗的第一件器物陶罐,孟江筝和安晴给陶罐断代,这是一个高温陶器,确认它是宋朝的物品了之后,再看它的残损程度、污渍类型、胎釉状态……等这些一堆的都检查完了之后再确定器物的可修复性,制定修复方案,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方法。
做完这些,两人才开始进行对陶罐的清洗,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去除古陶瓷表面或内部的各类杂质和异物。
这一件陶罐像是刚出土的,上面附带有不少的泥土,一般古陶瓷比较干净,凉水浸泡一两天,用肥皂水、洗衣粉、洗衣液水、歺具用的洗洁精,用软布就可洗干净。
清洗不仅在于令茬口清洁,器物色泽清晰,为后续的碎片拼接、上色等修复操作做好基础,而且能尽可能的清除损害器物胎釉的有害物质,停止或延缓败坏的发生,从而对其能有更好、更长久的保护。
宋朝距今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面对这近千年的器物,只做简单的清洗会更好一些,清理表面去掉灰土,保持曾经入过土的特征。
在做完清洗工作之后她们需要把器物交给别人,让更专业的修复师对器物进行更好的修复。
蒋师傅把她们两喊到身边,他的手上正在修补一个青釉水盂,正在做的工序是填缝,将环氧树脂用工具填进粘瓷的缝里,蒋师傅一边忙着手上的工作,一边解释:“如果这些缝隙不填平,就会看起来凹凸不平,影响瓷器的完整性。”
蒋师傅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他的视力非常好,有的年轻一些刚入行几年的陶瓷修复师都已经戴上了厚厚的眼镜了,蒋师傅十几年如一日,反倒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的手也非常稳,丝毫不抖一下。
“我们这双手就和每天站在手术台旁边的医生一样,都是在救人,只是医生救的是人,我们救的是陶瓷。”蒋师傅说的话一点不假。
每修复完一件瓷器就如同赋予瓷器第二次生命,修复的不仅是瓷器本身,更是一段历史,通过一点一滴修复打磨,在修复的过程中不断了解当时的制瓷工艺。
蒋师傅的话让孟江筝和安晴受益匪浅,这让她们感到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使命,这些被修复的文物重现在世人眼前,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被修复的古文物,更展现了古代的制瓷技艺,把往昔匠人的智慧重现在人们眼前,她们是文物的修复师也是传承人。
蒋师傅还向她们解释了为什么让她们进行了十多天的清洗工作:“现在做文物修复的人寥寥无几,今年来到我们博物馆实习的最多十个,这行看起来是耗时间的活儿,因为大多数年轻人的心都是浮躁的,沉不下心来就没办法坐在桌子前八个小时,而且重要文物一般修复时间长达三个月以上,让你们清洗文物就是在锻炼你们的耐心和细心。”
蒋师傅用心良苦,古陶瓷修复人才培养过程缓慢,要达到一定修复水平,能独立承担修复任务,可谓十年磨一剑,况且这个行业从事修复工作的仅几千人,能独当一面的更是屈指可数。孟江筝和安晴都是好苗子,他想要好好培养她们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