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卫尉许安出门后,还未走远,冯平追上来。
“许大人留步。”
许安赶紧揖礼:“内侍郎,可知今日摄皇帝为何而怒?”
“大人有所不知,这长秋宫里传出来了市井上不该有的东西,摄皇帝能不生气吗?”
许安这才明白,可是那是太后啊,总不能拘禁着吧:“那如今这是……”
冯平装作小心翼翼的眼神凑上前去:“大人只要负责好太后的安危,小心为上便可,这太后可是摄皇帝的心头肉,丝毫不得马虎。”
“是,那是自然,谢谢内侍郎提醒。”许安揖礼表示感谢透露。
“好嘞,奴婢因此也糟了一顿骂,这就去查探缘由。”冯平告辞。
许安回到府衙,安排人手前去长秋宫加强守卫。这精明人自然是不愿前去长秋宫当值。这太后宫内,两头都得罪不起,看紧了又不好,看松了又怪罪。最后许安只得让最老实的掌守司马门李青炎前去负责长秋卫尉。
“李青炎,你带领20人前去长秋宫,自今日起务必将长秋宫守卫安全。”
“是。”李青炎领命。
文誉自是儒生,深谙儒学,在如今这个位子上,他总想推行自己的政策,如今应该没有什么人能阻拦自己的新政了。
朝会上,陛下坐在龙椅上玩耍着,一旁两个内官哄玩着,文誉居右而坐。
冯平逐字宣读着文誉的新政:“应天顺时,受兹明命。今推行王田政策,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同等,不得买卖。”
朝中众臣面面相觑,小声议论。冯平收好诏令退至一旁,观看着百官的表情。
“诸位,可有什么疑虑?推行王田制度乃是为了北周的发展,百姓得以生养休息,获得更多的权益,能更加努力的自力更生,加快北周的农事发展。”文誉知道,推行王田制度不仅可以获得百姓的支持,如今礼乐之道发展,获得了儒生的支持,儒生之间口口相传,自然文誉之谦卑的名声传遍北周。今推行王田政策,能让恩泽洒遍北周的百姓,有百姓作为基础,文誉就不信北周不能更上一层楼。
胡继寅见机赶紧立志:“摄皇帝心系百姓,乃是北周百姓之福,此王田政策推行是北周发展的必经之路,造福百姓之路。”
霍丞相知道这个政策一旦推行,必定触发贵族的利益,如今没有私田收租,宗族都会不同意。“启禀摄皇帝,臣认为此举可能还要再三思,一旦私田改为王田,恐会引起各方势力的不满。”
百官中,虽然是小声说,不乏有人支持丞相的话语。文誉的爪牙则是不屑于得罪权贵。
宗正回禀:“摄皇帝此举乃是北周大计,宗族等难道会为了一己之利阻碍北周的发展?臣认为,当以大局为重,加快北周繁荣才是正道。”
霍丞相向来不惹事端,此次确实是不可行,准备再说什么,卫大人拦住了他。大司农卫大人揖礼回禀:“臣也以为,摄皇帝此举乃是利民之举,当推行北周全境,造福百姓。”
霍为钦此刻不明白,但是又似乎懂了:这大司农醉心农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事,向来以农耕为最大,如今明知这新政有弊端,为何还拦着我?难道他是故意的?众所周知,卫氏乃是先帝外戚,如今先帝已去,卫氏是想积蓄力量扶持太后嫡出的皇子?霍丞相瞬间脑子闪过很多想法,只得作罢。
文誉看没有什么能阻止新政:“好,既然如此,马上传令下去至各个州郡,推行王田制!”
“摄皇帝英明!”
众臣退下。霍丞相走在前面,在路上卫大人几乎与其平肩,小声感叹道:“如今摄皇帝当政,众臣皆奉承,唯独丞相大人不畏惧权贵,还考虑着北周的未来。”
“卫大人慎言,老臣只不过是尽臣之本能。”丞相谦虚道。
“摄皇帝乃是儒生出仕,对北周政令固然是过于理想化了,农耕之事,岂是这么简单而已,百姓有了王田,那管理者宗族和士大夫又如何,利益的两端又要如何平衡。”卫大人故意卖下关子,揖礼道:“丞相与臣还是先行观望,此皇命到底可守不可守?”
卫子杰的话语似乎话中有话,眼神充满了思绪,霍丞相似乎明白了,看着卫子杰离开的背影,竟痴痴的立住了。
新政很快就推行到北周各地,各个州郡无奈,但是也要开始收回所有私田,各个士大夫、宗族开始走投无路,很快各个州郡的百姓皆欢庆自己有生之年得以获得王田,直接交粮给北周朝廷,不再受各家宗族贵族的眼色。可是各个宗族开始聚集不满朝廷新政,这私田被收,如今家家收入微薄,资产缩水。
王靖今日偷偷来到了竹林,带来了冯平送来的最新消息。
天气寒冷,王靖一进屋带来了丝丝寒意,林致坐在炉火旁看着北周的地图发愣。
“怎么,是想念自己的天下了。”
看见王靖来了,林致卷起来北周的地图。不禁拉了拉大氅,咳嗽了几声:“你来了。”
“多日不见,你这身子怎么还这么虚弱。如今天气严寒,这里不比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