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树臣哪里知道自己一直盼望的班善任重回县衙,却让左宝山慧眼识才奏请朝庭任命为贵州军政府学政司学政,而自己却意外的被朝庭封为青岩县令之职,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同时又有些惶惑不安。
赵树臣联合青岩的乡绅准备了一席为班大人接风的盛宴,哪曾想倒成了自己就职县衙统领的祝贺之宴。左统领、班学政、刘开全等一干从省城贵阳来的朝庭命官被青岩人推在了上首首床,赵树臣作为青岩地主自然也在席间。左统领要推赵树臣进入席中首座,赵树臣却是一再推辞,称此位自己万万不可坐,那是尊座是此席晚宴的核心,非左大人莫属。左大人看看了班学政,班学政立即领会了左大人的意思,站起身来用手拍打赵树臣的肩膀:赵大人有所不知,你刚才的尊位之说那已经是前朝的规矩,华明朝庭一向提介与民同乐,尊位也首座即为主人之坐,席上主人主宾同为尊尚,主宾可随时异主,主人却只能是主持宴请之人。因此,赵大人理应入座主人位,左统领入座主人位之右首,以右为尊,这不两全其美!
赵树臣听了班学政的话,有些不好意思勉强入了主人座,一边招呼左统领入座主宾位一边说:之前不知华明规矩,往后定当依尊华夏文明之礼仪之风执行。
左宝山:赵大人客气了,古人有云,不知者不为过,何况满夷入侵中原之后,废弃了许多华夏之文明,举国上下唯满至尊,汉人的地位大打折扣了。如今,华明新朝不仅要建立自己的政权,同时也要光复属于我们自己的五千年文明。
左宝山的话让在坐的人无不拍岸称赞,提起华夏文明,无论是汉人,还是南方的其他各族民众都十分兴奋,大家同为炎黄子孙,秉承传统光复中华便是大家份内的责任与义务。
那日晚宴之后,赵树臣送走了左统领、班学政及省府的各位大员,自己回到县衙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赵树臣站在青岩县衙门前,仰望青岩的天空,远山落日的余晖早把天上的云朵染成桔红色,他知道这是一个辉煌的吉兆,预示着青岩的明天晴空万里。
赵树臣怀着惬意与满足的思绪往赵氏府阺赶过去,他知道妻子已经在家里帮他准备了祭告先人的祭祀。赵氏一脉虽子嗣兴旺,也曾有在科举中名列前茅的,不过皆因与朝庭官府相左而行,虚有功名却并无实职。就拿赵树臣来说,虽然青岩人都称他为员外,可员外之身份无实职也属枉然。如今华明朝庭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之下,竟然获得了华明重用,以垂暮之躯出任县令般的统领之职。
赵树臣十分清楚,华明在各地实行的是军政府制,自己升为县府统领,省府并未派出一兵一卒给自己,即便是县衙里的各个职位也还在虚位以待有识之士前来就任。
席间,左宝山也曾点拔过赵树臣,要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在重要岗位,万其提醒他说:青岩是贵的门户,肩负着省府贵阳南大门的守备重任,朝庭敞露无重兵派遣进驻,而青岩地方也应有自己的城防守备营保境安民、镇守一方。
赵树臣胸中涌出无数个能够出任青岩镇守重任的人选,可这些人刚刚进入他的视野又立即被他排除掉,他知道这个城防营头领必须是自己的心腹之人,如果用人不当有什么闪失,自己事小而误了朝庭政权稳定事大,因此必须慎而又慎。
赵树臣还在回府的路上,青岩的天空便出现了七彩的礼花。这一切他并不奇怪,这也是他事先替班大人准备的,没曾想倒是自己享用了,心里倒有了几分愧意。
赵氏祠堂里聚集了赵家几百人众,大家都在等赵树臣前来领头祭奠赵氏的烈祖烈宗了。赵树臣一进赛宗祠,就看到赵氏的几位长辈已经坐在了垓心的太师椅之上,大家眉开眼笑的议论着什么,赵树臣不用问也可以猜到,一定是谈论自己荣升县府统领的事,这是青岩赵氏一脉莫大的荣光,长辈们哪有不举行家祭之礼呢,在县衙的宴会还每次嘎始之前,妻子就差人前来告诉他了,说长辈们要寿办家祭之礼,赵树臣并不意外,即便是赵氏别的人获得如此殊荣他也会牵头置祭事的。他悄悄吩咐来人告诉夫人,所有开销均由自己一房独自承担。
赵树臣虽让华明朝庭封为一县统领,却并没有统一的官服,既然是军政府配置,县统领也需着号军头领服饰,赵树臣适才从刘开全手里接过号军统领制服却并未穿戴。几位长辈让人把统领服置于祭坛前,要赵树臣身着朝服再向祖宗行拜祭之礼。
身着军服的赵树臣看上去也有几分威武之风,与他此前一介书生的装束差异明显,却赢得赵氏上下一阵的喝彩之声。于是,赵树臣净手净心双膝跪在宗祠的祖宗牌位前,为祖宗献上三柱青香,化了纸钱再行三拜九叩之礼。祠堂里的赵氏子孙也随赵树臣一起跪了一地,跟随行大礼祭告祖宗赵氏获朝庭重用之事,整个场面庄严而隆重。
随后,祠堂里燃放的烟花与礼炮成为青岩当晚焰火的中心,把饱经沧桑的青岩重新带入一个崭新的起点……
次日,赵树臣走马上任了,赵氏的家奴一干人等率先拥戴赵树臣进入青岩县衙就位,青岩的其余各姓乡绅也纷纷率队前来祝贺。
赵树臣让赵福把青岩的乡绅请进青岩县衙大堂议事,当场封了县丞、主事、巡捕房等十多个重要职位人选,获得封赏的各位乡绅纷纷叩谢赵统领大人,并当众表了忠心,甘愿不遣余力辅佐赵统领把青岩治理成国富民强的重镇。
赵树臣一大早就派人前往镇山村,他经过一个晚上的苦思瞑想,决定邀镇山村李将军之后的另一位人物——李峻出任青岩城防营头领之位。当赵树想把李峻出任城防营头领的事告诉县衙的各位主事者,大家都十分赞同,认为在青岩地界这城防营头领之位非李峻莫属。
李峻何许人也,为何在赵树臣和青岩乡绅之中竟有着如此的信任感,其实知道班善任的人都知道,李峻当年便是班县令的左膀右臂,在青岩城防营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尽管那时他只是班善任的护卫长,代表班县令行使诸多职权。班县令挂印回乡,李峻也解钾归田回了镇山村,镇山村一文一武,文能安帮指的便是班善任,武能定国指的便是李峻了。
李峻回来镇回到镇山村开起了自己的武馆,专司组织村中的青年、少年习武强身,在青岩地界颇具名气。赵树臣知道,即便不是自己,学政班善任也会进言左统领起用此人的,何不自己捷足先登,抢在省府之前进入镇山村请他出山。
赵树臣派出的家人来到镇山村,一提李峻姓名,一位孩童便带他去到了李峻的镇守武馆,李峻正带领一帮弟子在院子里练功,见有生人进入便让大家停了下来。
来人将赵统领的信函直接递交给李峻的手中,李峻并不感到意外,打追随班县令挂印回村后,也不乏有人前往镇山村请他出山,有让他前往做武师的,有让他过去做侍卫的,可李峻并不为之所动,他深知当今天下兵荒马乱,英雄不愁无用武之地,他必须等到适当的时机才肯出山。再说他追随班善任多年,他不忍扔下自己曾经的主子自己奔前程而去。
前几日,班善任应华明朝庭贵州省府左大人之邀进了省城,他知道班大人应该等来了天时,他相信班大人有了用武之地,自己出山也只是时日了。那时,他也只以为班大人是重掌青岩县衙,自己也正做好充分准备冲青岩县衙而去,那里必竟有他熟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