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知道,大宋的监察机制可是相当完善的。
宋朝的行政监察制度相对完善,并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监察网络,所以赵恒觉得李商说的跟现在的御史台没有什么区别。
监察百官就是御史台的责任,而御史就相当于皇帝的眼睛。
但李商所说的,并不是赵恒想的那样。
“回禀官家,臣之言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进措施!”李商拱手说道,而后对于他的想法如一告诉了赵恒:“在御史台的基础上,单独选拔一批官员,专门调查官员贪污、违法之事!”
这让赵恒再次疑惑道:“可这是吏部的事情!”
这着实让李商为之一愣。
李迪见状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如今要学的还是很多的,多看多学少言!”
而后,还是耐着性子给李商解释道:“吏部的主要职责为:负责朝廷文官的挑选、考课、任免、升降、调动等诸多事务!”
李商闻言点点头,心想这个他还是知道的,类似于组织部的存在嘛。
但是这好像也不冲突嘛,一个是考核升迁,一个是调查官员清廉问题。
“微臣认为并不冲突,因为这个机构只是调查官员贪污以及违法问题!”李商说道。
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冲突的,他只是把现代的思想给赵恒说了一下而已,大宋现在的职能机构多如牛毛。
比如三司,本来都有六部的存在了,结果三司的出现让六部有些名不属实,三司成了香饽饽,六部却成就养老机构。
别的朝代,如若皇帝把一个官员调到了六部,那就相当于是升迁,将来会委以重用!
可在大宋,如果把一个官员调到了六部,这一辈子算是到头了,养老等退休吧!
十足的清水衙门!
说完后,李商突然想到了什么,补充道:“重点是,这个机构就是官家的眼和耳,无论民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官家都会得到消息,甚至在打仗时还可以用来搜集敌方的情报!”
这话才让赵恒和李迪来了兴趣,早这么说不就好了?
只是赵恒注重前者,李迪注重后者!
赵恒不想有人欺瞒自己,李迪是想有生之年能够洗刷檀渊之耻!
如果,情报准确的话,或许就不会是这个局面了……
赵恒对于李商的提议来了兴趣,恨不得马上就知道李商是怎么想的,于是说道:“明日,你把对于这个机构的构想写下来给朕!”
本来是想今天的,可毕竟眼前还有一件大事要处理!
大辽使团!
转过头,对李迪问道:“大辽的使团可有什么异常举动?”
“并无异常,反之非常低调,还很有礼貌,跟之前来使很不一样!尤其是在听说我们加大筹码后,他们并没有直接答应,还是臣从中调和了很久,才勉强让他们答应下来!”李迪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皆汇报给了赵恒。
这让赵恒皱起了眉头,这哪儿是没有什么异常?这是太过于异常了!
往年大辽使臣来的时候,耀武扬威都横不得骑在他赵恒脖子上了,有一次甚至都剑拔弩张了,连面子都不带给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