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我回宫以来,便整日懒洋洋地待在皎月宫里不肯出去。
也不知道是前些日子,经历太多波折,身心俱疲还是其他什么缘故,这些日子反倒比怀孕初期觉更多了些。
楚暮离在我离开后的那天便立即出兵了,没有任何的耽搁。
出云和昔日天离边境之地烽火再起,听说许多百姓纷纷逃到了溧阳城来避难。
这次墨子徵派了周延熙前去领兵对战。出兵那天,墨子徵领着诸多朝臣给他送别,街头的百姓为他振臂支撑,不为其他,大家所期盼的不过是能有个胜仗,可以过太平的日子。
原本以为的统一不过是场缓兵之计的阴谋,被楚暮离把控的天离军队从来没有料想过以战败的结果来换取和平。
出云的男儿向来血性,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铁骑踏破家园的土地。所以,这次的出战避无可避,也必须应战。
我和墨子徵站在城楼上,看着周延熙率领着的兵马一点点远去,直到最后再也瞧不见。
周延熙多次回头,但始终没有等到他想要看见的人。
他等的人是倾城。
但可惜直到军队浩浩荡荡出了城,倾城都没有出现。
那日孩子被送回来后,倾城便执意要与周延熙和离,说是夫妻情分已尽,不想再纠缠了,拿到和离书后便带着孩子到山上的草堂,如今一边带发修行,参禅念经,一边抚养着那两个孩子,不再理会这些俗事过往。
我去山上看她的时候,她也只是一脸的释然平淡,心若古井,再无波澜。
两个孩子倒是长得很好,反倒比在将军府时气色要好上许多。
倾城说大抵是没了婆母日常折腾的缘故,她说这话时语气没有丝毫的怨恨,淡淡的,像是在讲不相关的人。
听身边的宫人说,和离后不久,周延熙每天都跑到倾城所在的草堂门口站上许久,或是悄悄地帮她干活。溧阳城内更是无人不说周将军的痴情,不忘故人,独独就忘了当日叶家落败后周延熙对倾城的冷落与厌弃。
有些东西,总是要等失去了方才觉得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头来终究还是没能抗衡得过岁月变迁。
我将拿回来的部署图连同自己绘制的地宫内部构造图一起交给了墨子徵。
不久后,墨子徵的暗卫就凭着那张图破了地宫,无数人被擒入狱。
只是这些人中独独少了楚媚芜。
那些人纷纷宣称,自从上次领命拦截我之后,楚媚芜和那些带出来的人便没回去过。
没人知道她去了哪儿,就连后来给楚暮离的密报中,管事的人也只写了副门主疑似任务失败殒命。
我怀疑她去了良艮山,那个池渊师兄曾经生长过的地方。
他在那里拜师,在那里练剑,在那里静静地怀念那个还是童年模样的楚媚芜。
她有自己想去的地方。
菊花开得正绚烂的时候,前线传来了捷报。
举国上下,无不欢欣雀跃。
但是另一个消息也传了回来,周延熙将军在最后那场追击战中不幸殒命,遗体也已经经由护送不日就要送回溧阳城。
得知周延熙死讯的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天,墨子徵醉了酒。
自我认识他起,墨子徵从来没有醉成那副模样。
那夜的他哭得就像个孩子,抱着我无声地流着泪。
周延熙和他从小就相识,之后多年来更是一路相互扶持,多次救他于危难之中。
他隐忍的眼泪一点点地落在我的手背上,我的心就像被烧灼一般的痛。
楚暮离的军队大败,带着残余部队一路退回了永京。
此番交战让楚暮离的军队元气大伤,估计一时半会儿都很难发起进攻。
周延熙葬礼那日,许久没有露面的倾城也出现了。
她带着孩子来吊唁,面上沉静,可刚从灵堂出来,就直接摔在了地上。
打了胜仗,原本该是喜事的,可消息传来后,上至君臣,下至平民无不哀悼不已。
我一直陪在墨子徵身边,他却多是强撑着。日日忙碌于朝事,借着各种各样的事来掩饰自己的悲痛。
等他情绪稍微好些的时候,前朝又立马掀起另一场风波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民间突然流言四起,说是我曾被人三番四次地掳走,恐怕早已变节。更有人公开谈论起,说我腹中的孩子并非皇族血脉,有混淆皇室血统之嫌。
许多言官谏臣开始日日跪在宁安殿前等着进言,一有机会就对着墨子徵奏请让他将我赶出宫去。
墨子徵每次下朝的时间越来越晚,因为那些臣子就像结成同盟了一般,日日拦住他不让他走。
风波闹到后来,更有些老臣直接当着墨子徵的面以死劝谏,说是墨子徵若要执意将我留在身边,他们宁可血溅当场。
但是墨子徵却只是怀柔地坚持着,请身边内侍对各个进谏官员以周全之力相待,却迟迟不肯答应对方所求。
没过几天,他便领回来了一个少年带给我看,说是驻守在出云北地的宗亲之子,唤作墨聿轩,今年刚满十五岁。那个少年生得英姿不凡,眉宇间更有一种卓然的气质,一看就是墨子徵精心挑选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