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b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写完“光之本质”,海涛仍然感到意犹未尽,于是接着继续往下写,不过这些已经不属于上一篇文章了:
“入射光与反射光之研究”
现在来做一个实验。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把一面镜子平放在桌面上。用一个射灯将一束平行光射向镜子,我们会看到和入射光对称的一束反射光。调整入射光的角度,反射光也会对称的变化。当入射光垂直于镜面时,反射光和入射光重合了。
在入射光与反射光以外,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光。这些光充满整个空间,使房间内的人和物清晰可见。这些光没有入射光和反射光那样明亮,但确是存在的。齿轮法测光速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都只把注意力放在入射光和反射光上,对这些光却完全忽视。实验所的出的结论必然是错误的。
自然界不存在平行光束,我们所使用的射灯产生的平行光束,已经是经过一次反射了。我们能看到点亮的灯丝明亮的表面,灯丝的亮度在周围产生了光。入射光和反射光就好像是灯丝一样,在周围的空间产生光。入射光和反射光是二次光源,它们替代了光源本身的作用,在其周围产生光。二次光源的类别还有很多,如探照灯的光柱,手电筒的光柱,激光光束等等。二次光源既有光的特性,也有光源的特性。二次光源能在周围的空间产生光,就像点亮的灯丝一样,但又不同于灯丝。因为灯丝是实体的,而二次光源本身就是光。绝大多数二次光源都是人为产生的,是人制造出来的效果。
站在镜子面前,马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像。只要不离开镜子,镜子中的影像就一直在。镜中的影像和镜子面前的人是同时存在的,没有时间上的差别。反射光的实质是入射光的镜像,入射光存在,反射光就存在,二者是同时生存的,没有时间上的差别。没有时间差别的两束光又怎么能测出速度呢?
反射光是入射光的镜像,二者一但形成,在时间上就没有先后的关系。反射光和入射光就像是一对夫妻,结婚的时候,便成为丈夫和妻子,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只要不离婚,就是丈夫和妻子,没有时间上的先后。但是如果离婚,就不再是丈夫和妻子的关系,这种关系同时消失,没有先后。由于反射光和入射光没有先后的关系,所以什么齿轮测光速法,还有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全都是荒谬的。
入射光和反射光就像剪刀的两片刀刃。单独一片刀刃,是不能形成一把剪刀的。当两片刀刃铆接在一起后,便成了一把剪刀。两片刀刃没有先后的问题。开合剪刀,就会对称的变化。把剪刀合上,两片刀刃就重合了。但两片刀刃又哪来速度可言呢?
理解了二次光源的概念,就知道入射光和反射光比直观看到的要复杂得多。理解了反射光是入射光的镜像,二者在时间上没有差别,就能明白光其实是没有速度的。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对立的吗?是环境选择淘汰生物吗?答案是否定的,生物本身就是环境的一部分。有什么样的生物,就有什么样的环境。生物不仅仅是动物,也包括所有的植物。一望无际的草原,各种草本植物和土地河流构成了草原的环境。茫茫无边的森林,无数的树种和溪流一起构成了森林的环境。即使是在沙漠里,我们也能看到红柳、骆驼草和胡杨。它们和黄沙一起构成了沙漠的环境。植物和环境是一体的,本身就是环境的一部分。我们所说的环境其实就包括植物在内。
动物同样是组成环境的一部分。食草动物以草为食,同时自身也成为草原的一部分。食肉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在森林中同样生活着各式各样的动物,它们就是森林的一部分。即使是在沙漠里,野骆驼、野羊、狼群也在顽强的生活着。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生活着企鹅。而北冰洋生活着海豹、北极熊和鲸鱼。动物在它们所处的环境中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生物即环境,有什么样的生物,就有什么样的环境。生物本身就是构成环境的一部分,而非被环境所选择和淘汰。
“物理学新思路”
把最近的思路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 自然光没有波动
电分交流电和直流电,光也分交流光和直流光。自然光是没有波动的,因此也没有速度和频率。
二.原子非现实的存在
原子作为一种描述物理现象的模型,并非现实的存在。不要试图去观察原子,更不必说比原子还小的粒子。原子具有扑克牌效应。
三.太阳是地球的反星球
太阳是和地球相反的星球,太阳就是人类苦苦追寻的反物质。
四.光谱有双胞胎效应
光谱具有双胞胎效应。看起来一样的光谱,可能是不同元素发出的。所以用光谱来分析太阳上有什么元素,是完全靠不住的。
五.万有引力不存在
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物体之间不存在引力。万有引力其实质是物体高速运动的速度所带来的惯性。
六.晶状体具有眼外多重外延等效效应
晶状体是由透明晶体组成的,凡视线所及地方的透明晶体,以及类似于透明晶体的物体和表面,都可等效为晶状体。晶状体具有眼外多重外延等效效应,这种效应就是眼镜、放大镜、望远镜和镜子的物理基础。
水池里的水在无风的情况下是没有波的,在有风吹动时才会有波。自然光就像无风时水池里的水一样,是没有波动的。自然光没有波动,自然也没有频率和速度。
我们从初中就学到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外层电子组成,电流是电子流动所产生的。然而原子说只是人们为了分析事物的现象所提出的模型,原子并非真实的存在。我们不要试图去观察原子,更不必说比原子还小的粒子。
把一种想象的模型,当成真实的存在,是人类科学处于幼稚阶段的表现。说自己看到了原子的,不是骗子就是走火入魔了。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原子非真实的存在,比如扑克牌里有大王小王,但这个大王小王只是一个模型。我们拿扑克牌可以玩得很好,但你一定要在大王小王身上找出真实的头发和四肢,那是不可能的。
原子和原子核理论,都具有扑克牌原理。我们都知道扑克牌的厉害,周润发用扑克牌一次能赢几千万。扑克牌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根据规则能分出输赢。但扑克牌本身都是同样的纸片,连背面的图案都是一样的,只有正面的图案不一样。扑克牌的规则是人为制定的,扑克牌不过是一些相同的纸片,而根据规则的输赢却是实实在在的。原子和原子核理论就具有扑克牌的原理。
尽管原子和原子核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很多物理现象,还能指导科技的研究。然而现实的考量就是,可能根本不存在一个原子核,也不存在外围电子,物质真实的存在是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的一种形式。所以原子只是一种模型,不要把原子当做一种真实的存在。
太阳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连续不断的发光发热,其运作方式一定和地球上的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所包含元素不一样
太阳能不间断的发光发热,一定包含十种,二十种,一百种地球上不存在的元素,否则做不到这一点。
二. 反应方式不一样
太阳上元素的反应方式,很可能是地球上不存在的某种方式,无法为人类所了解。
三. 星球结构不一样